nav emailalert searchbtn searchbox tablepage yinyongbenwen piczone journalimg journalInfo searchdiv qikanlogo popupnotification benqimuci xinwengonggao jingxuanzhuanti guokanliulan wangluoshoufa beiyinpaihang xiazaipaihang liulanpaihang caozuorukou wenbenneirong xiazaizhongxin lianjiezhongxin fangwenliangtongji papernavigation benqimucitupian wangluoshoufatupian beiyinpaihangtupian xiazaipaihangtupian liulanpaihangtupian xinwengonggaosimple xiazaizhongxinsimple lianjiezhongxinsimple jingxuanzhuantisimple

期刊简介

期刊名称:《日本研究》
创办日期:1972年
主管部门:辽宁大学
主办单位:辽宁大学日本研究所
编辑出版:《日本研究》编辑部
杂志主编:余淼杰
杂志刊期:季 刊
国内发行:中国邮政集团公司辽宁省报刊发行局
国外发行:中国国际图书贸易集团有限公司
国内统一刊号:CN21-1027/C
国际标准刊号:ISSN 1003-4048
邮发代号:8-187

2025年01期
经济政策与宏观调控

建立新的经济范式:RCEP及更高规格的中日经贸合作

余淼杰;许悦雷;

中日两国作为全球经济的重要参与者,其经济深度交融,经贸合作对两国关系至关重要。RCEP为中日经贸合作提供了制度保障。中国在国有企业改革、知识产权保护、劳工标准、环境保护和数据流动管理等方面正积极适应CPTPP的高标准要求,并通过一系列改革措施展现了其融入全球高规格贸易体系的决心。日本应支持中国加入CPTPP,并进行相关规则和政策调整,推动中日两国在多边经济合作与全球治理中的协作,为区域和全球经济的稳定与繁荣作出贡献。

2025 年 01 期 No.192 ;
[下载次数: 303 ] [被引频次: 0 ] [阅读次数: 29 ] HTML PDF 引用本文
政治与治理创新

日本《经济安全保障推进法》的贸易保护特征——以“确保重要物资稳定供给”制度为中心

平力群;

随着国际贸易模式从传统货物贸易向价值链贸易转变,日本为在其中获取更大利益,通过对“国家安全”概念的过度延展,出台《经济安全保障推进法》,以丰富保障其在价值链贸易中获得最大利得的工具箱。其中,“确保重要物资稳定供给”制度是该法的四大支柱之一,包括指定特定重要物资、认定民间经营计划并给予支持等内容。从贸易政策维度分析,该制度呈现出双重实施路径:其一,通过需求端管理,实施进口限制,直接干预企业采购决策,保护国内市场;其二,借助补贴降低企业成本,增强本土企业国际竞争力,将外国厂商利润向日本企业转移。这种以国家经济安全为名的“限制进口+补贴扶持”的政策设计,反映出《经济安全保障推进法》的贸易保护特征。

2025 年 01 期 No.192 ; 国家社科基金项目“制造业产业链转移的测度与路径优化研究”(项目编号:24CGJ051)
[下载次数: 56 ] [被引频次: 0 ] [阅读次数: 21 ] HTML PDF 引用本文
区域合作与国际关系

试论二战后对日媾和问题与日韩关系

安成日;安文斌;

1946年初美国宣布准备对日媾和日程以后,围绕对日媾和问题有关各方展开了激烈的外交博弈。美国利用其在日本占领中的有利地位,抓住了对日媾和的主导权。在东西冷战加剧、东亚国际形势巨变的历史背景下,美国联手英国一步步把对日媾和引向了“片面媾和”。美英策划对日媾和期间,日本利用美国准备与日本实现“宽大媾和”的心态,通过与占领当局、美国特使杜勒斯等的积极“媾和外交”,尽力消除了媾和条约中对自己不利的条款,并积极准备相应的媾和备选方案予以应对。在这一过程中,韩国一直希望以盟国的身份参加对日媾和并签署条约,希望美国对日韩采取外交上的“平衡政策”。但在东西冷战的大背景下,美国更加重视日本在其“东亚反共战略”中的地位,漠视了韩国的韩日平衡要求,随着东亚国际形势的剧烈变化,更是采取了“扶日抑韩”的政策。在对日媾和问题上,美国不仅彻底否认了韩国的“盟国”地位,而且在日、英的反对之下,也彻底放弃了为提高韩国国际地位和政府威信邀请韩国参加对日媾和的立场。最终,韩国被排挤在对日媾和会议之外,仅能接受美国在媾和条约中为其设定的几项条款利益。

2025 年 01 期 No.192 ;
[下载次数: 61 ] [被引频次: 0 ] [阅读次数: 28 ] HTML PDF 引用本文

日本突破战后国际秩序的初次尝试:奄美群岛施政权的移交

李若愚;

《开罗宣言》《波茨坦公告》对日本战后领土进行的规定是战后国际秩序的重要组成部分。而对日本来说,突破上述限制、尽可能地恢复战前的版图则成为其走出战败阴影的重要指标。冷战爆发初期美苏一度竞相拉拢日本。几乎与美国推动对日媾和同时,苏联也抛出了以承认日本对包括奄美群岛在内岛屿的主权为交换条件的媾和方案。洞悉到国际局势在朝有利于本国方向发展的日本,以此为背景向美国重申希望返还领土的立场。对于美国军方来说,此时反美运动频发的奄美已经成为了包袱,只要能确保使用军事设施的权利,他们便不反对让渡治权。而对于志在治权的日本来说,双方的诉求正相匹配。奄美群岛施政权谈判并非偶发的个案,而是日本战后领土政策的首功,也是日本撬动战后国际秩序的起点。

2025 年 01 期 No.192 ; 国家社科基金青年项目“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以来的日本领土问题研究”(项目编号:16CSS018)
[下载次数: 35 ] [被引频次: 0 ] [阅读次数: 36 ] HTML PDF 引用本文

日本边境离岛法律机制的构建:战略考量、具体实践与现实影响

王竞超;黄淇;

2006年安倍晋三第一次组阁以后,日本政府围绕本国边境离岛进行了缜密的立法,引起了国际社会高度关注。日本强化离岛立法具有深层战略考量,除了有比照现行国际海洋法谋求最大海洋权益的战略意图外,也有借助离岛立法推进新时期海洋战略乃至“印太战略”构想的潜在诉求。日本的离岛法律机制完善了其原有海洋法律体系,对本国离岛的保护与管理具有重要意义。然而,日本出台的各大核心法案均将钓鱼岛及其周边海域作为立法对象,严重损害了中国的领土主权与海洋权益。不仅如此,为配合离岛立法、巩固立法“成果”,日本对内在新安保法、《防卫白皮书》和《中期防卫力量整备计划》等核心官方文件中就离岛防卫特别制定政策;对外则以日美同盟为依托,强化双方在“西南诸岛”的军事合作,对印太海洋安全局势造成了较为消极的影响。

2025 年 01 期 No.192 ; 教育部高校国别和区域研究2023年课题“全面战略伙伴关系视阈下东盟与主要域外行为体间的互动关系研究”(项目编号:2023-N17); 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资助(HUST,项目编号:2024WKYXQN061)
[下载次数: 30 ] [被引频次: 0 ] [阅读次数: 32 ] HTML PDF 引用本文
本期统计数据 more>>
2024 04 03 02 01
2023 04 03 02 01
2022 04 03 02 01
2021 04 03 02 01
2020 04 03 02 01
2019 04 03 02 01
2018 04 03 02 01
2017 04 03 02 01
2016 04 03 02 01
2015 04 03 02 01
2014 04 03 02 01
2013 04 03 02 01
2012 04 03 02 01
2011 04 03 02 01
2010 04 03 02 01
2009 04 03 02 01
2008 04 03 02 01
2007 04 03 02 01
2006 04 03 02 01
2005 04 03 02 01
2004 04 03 02 01
2003 04 03 02 01
2002 04 03 02 01
2001 04 03 02 01
2000 04 03 02 01
1999 04 03 02 01
1998 04 03 02 01
1997 04 03 02 01
1996 04 03 02 01
1995 04 03 02 01
1994 04 03 02 01
1993 04 03 02 01
1992 04 03 02 01
1991 04 03 02 01
1990 04 03 02 01
1989 04 03 02 01
1988 04 03 02 01
1987 Z1 04 03
1986 04 03 02 01
1985 04 03 02 01

日本社区治理的模式、理念与结构——以混合型模式为中心的分析

卢学晖;

国际上社区治理有政府主导型、自治型、混合型三种模式。从现实情况来看,我国是政府主导型社区治理模式,而混合型治理模式是我国从政府主导型社区治理模式向自治型治理模式转变的必由之路和现实选择。日本作为混合型社区治理模式的代表国家,其社区治理经历了形成时期、官办化时期、被禁时期、恢复时期和自主时期,确立了准自治原则、民主原则、自律原则和服务原则,社区治理模式由政府主导型模式转变为混合型模式,其社区治理模式的转型背景与中国有众多相似之处,因此日本社区治理模式的转变历程及相关经验对正处于转型期的中国城市社区自治具有重要的借鉴价值和启示意义。我国在社区治理模式转变的过程中应当通过构建居民自治的社区文化、厘清政府与自治组织的职能边界、建立多元化的组织参与体系进一步完善城市社区自治。

2015 年 02 期 No.153 ; 中国人民大学行政管理国家重点学科资助项目;; 中国人民大学公共管理学院研究生科学研究基金项目(项目编号:2013004)
[下载次数: 3,379 ] [被引频次: 173 ] [阅读次数: 101 ] HTML PDF 引用本文

日本农村公共产品供给特点及其对我国的启示

匡远配;汪三贵;

日本财政支农资金规模是很大的,日本财政支农主要表现在农村公共产品供给上。本文介绍日本农村公共产品的供给特点,从中总结对我国农村公共产品供给的启示,以完善我国农村公共产品供给制度和农村公共财政制度,促进农业、农村发展。

2005 年 04 期 ;
[下载次数: 1,807 ] [被引频次: 127 ] [阅读次数: 63 ] HTML PDF 引用本文

日本农村养老保险制度探析及其启示

顾天安;

日本农村养老保险制度是从20世纪50年代中期开始建立,到60年代得到迅速普及,广大农民被纳入到了社会养老保险体系之中,进入了“国民皆保险”的时代。经过近半个世纪的发展,农村养老保险制度随着整个社会保障体系的发展得到了进一步的充实和扩展,并形成了独具特色的多层次、多类型的保险制度。随着工业化、城市化的迅速推进,农村劳动力人口向城市流动过程中,加速了农村老龄化速度,农村养老保险负担日益沉重。这种制度受到了现实的挑战,甚至面临着比城市更加严峻的问题。在我国,建立农村社会保障体系是农村社会进步的需要,也是国民经济持续发展的需要。日本在农村养老保障方面的很多经验值得我们学习和借鉴。

2005 年 04 期 ;
[下载次数: 2,717 ] [被引频次: 98 ] [阅读次数: 64 ] HTML PDF 引用本文

日本商法中的股东账簿查阅权

刘玉杰

2004 年 04 期 ;
[下载次数: 685 ] [被引频次: 65 ] [阅读次数: 61 ] HTML PDF 引用本文

“物哀”与“物感”——中日文艺审美观念比较

姜文清

“物哀”与“物感”———中日文艺审美观念比较南开大学日本研究中心姜文清一、对“物哀”论与“物哀”文艺表现的概述“物哀”是日本传统审美意识中的一个重要观念,其基本的含义是:在日常生活及艺术创造、艺术欣赏中,外在物象和主体内在情感意绪相融合,而生成的“情...

1997 年 02 期 ;
[下载次数: 3,470 ] [被引频次: 65 ] [阅读次数: 103 ] HTML PDF 引用本文
more>>

日本泡沫经济研究文献综述:1993-2010

郑秀君;陈建安;

本文搜集了大部分中文、日语文献,力图对"日本泡沫经济"的研究做一个系统、全面的文献综述。中文文献主要从泡沫经济的成因、影响、启示等角度,整理现有文献的观点;日语文献在总结学术界研究特点基础上,介绍了几种代表性观点。研究发现,目前学术界关于泡沫经济产生的原因还存在分歧,笔者论述了三木谷良一(1998)观点的合理性。希望为研究金融危机的学者提供参考。

2011 年 01 期 No.136 ;
[下载次数: 9,019 ] [被引频次: 17 ] [阅读次数: 405 ] HTML PDF 引用本文

日本文化中的妖怪文化

小松和彦;王铁军;

日本文化中的妖怪文化有着其独特的文化发展轨迹和历史作用。妖怪文化大体可分为事件性妖怪、超自然性存在的妖怪和造型化的妖怪:事件性妖怪即事件性或现象性的妖怪,如"洗小豆"、"倒天狗"等;超自然性存在的妖怪即为不能解释或控制超自然存在的妖怪,人们将其人格化后,使"妖怪文化"有了划时代的意义;造型化妖怪,即将妖怪做可能化处理,使妖怪形象化,具有固定化的模式,日益成为大众娱乐的对象。妖怪文化丰富了日本文化的种类,"妖怪"这一文化元素渗透到了日本文学、美术、戏剧、装饰、影视等等领域。因此,通过研究和探讨日本妖怪文化对日本文化的影响是有深刻意义的。

2011 年 04 期 No.139 ;
[下载次数: 7,434 ] [被引频次: 53 ] [阅读次数: 241 ] HTML PDF 引用本文

明治维新及其对日本近代化的影响

王晶

明治维新及其对日本近代化的影响辽宁大学外语系王晶明治维新是日本资产阶级民族民主运动。以明治维新为契机,日本的近代化有了飞速的发展。明治维新的发生并不是一种偶然的社会现象,而是有其必然的客观前提的。其中包括人的因素、经济的因素,意识形态上的因素和国际环...

1994 年 01 期 ;
[下载次数: 3,846 ] [被引频次: 9 ] [阅读次数: 53 ] HTML PDF 引用本文

“物哀”与“物感”——中日文艺审美观念比较

姜文清

“物哀”与“物感”———中日文艺审美观念比较南开大学日本研究中心姜文清一、对“物哀”论与“物哀”文艺表现的概述“物哀”是日本传统审美意识中的一个重要观念,其基本的含义是:在日常生活及艺术创造、艺术欣赏中,外在物象和主体内在情感意绪相融合,而生成的“情...

1997 年 02 期 ;
[下载次数: 3,470 ] [被引频次: 65 ] [阅读次数: 103 ] HTML PDF 引用本文

日本社区治理的模式、理念与结构——以混合型模式为中心的分析

卢学晖;

国际上社区治理有政府主导型、自治型、混合型三种模式。从现实情况来看,我国是政府主导型社区治理模式,而混合型治理模式是我国从政府主导型社区治理模式向自治型治理模式转变的必由之路和现实选择。日本作为混合型社区治理模式的代表国家,其社区治理经历了形成时期、官办化时期、被禁时期、恢复时期和自主时期,确立了准自治原则、民主原则、自律原则和服务原则,社区治理模式由政府主导型模式转变为混合型模式,其社区治理模式的转型背景与中国有众多相似之处,因此日本社区治理模式的转变历程及相关经验对正处于转型期的中国城市社区自治具有重要的借鉴价值和启示意义。我国在社区治理模式转变的过程中应当通过构建居民自治的社区文化、厘清政府与自治组织的职能边界、建立多元化的组织参与体系进一步完善城市社区自治。

2015 年 02 期 No.153 ; 中国人民大学行政管理国家重点学科资助项目;; 中国人民大学公共管理学院研究生科学研究基金项目(项目编号:2013004)
[下载次数: 3,379 ] [被引频次: 173 ] [阅读次数: 101 ] HTML PDF 引用本文
more>>

友情链接

网站访问量

总访问量: 108,247
今日访问量: 50

引用

GB/T 7714-2015 格式引文
MLA格式引文
APA格式引文
检 索 高级检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