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治研究

  • 岸田政府与日本外交及安保政策取向

    吕耀东;王方;

    2021年日本政坛变动。"自民党总裁选举"和"众议院大选"中的政策讨论,反映了日本外交及安保政策新动向。岸田政府延续自民党一贯的保守主义路线,将"修宪"步骤提上议事日程。价值观外交和"人权问题"成为岸田政府关注的重点。岸田政府的人事和安保政策取向依然受"安倍理念"的影响,沿袭了安倍执政时期防卫费增额的惯性,以此不断"强化日本的防卫力"。岸田政府有条件同意增加驻日美军驻留经费,希望发展"更高层次"的日美同盟关系,来推动"印太构想"下的安全机制构建及价值观外交。岸田政府的对华"对话"外交意向能否坚持"中日四个政治文件精神"依然存在变数。

    2021年04期 No.179 1-1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53K]
    [下载次数:130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9 ] |[阅读次数:0 ]

经济研究

  • 日本经济安全理论与政策变化动向

    崔健;

    运用经济手段应对非军事威胁(主要指经济威胁)的经济安全理论,在20世纪70年代到21世纪初的日本较为普遍。进入21世纪以来,一些日本学者开始从不同角度关注运用经济手段应对军事威胁的经济安全理论。同时,在以防卫省、经济产业省、文部科学省为代表的日本相关政府部门也出现了强化运用经济手段应对军事威胁的经济安全政策变化动向。日本经济安全政策的变化与国际战略环境密切相关,但更为根本的原因还是国家安全主流思想和技术民族主义对其自身的影响。通过对基本思想、技术管理政策和对外政策变化趋势的判断,可以认为当前日本经济安全政策的变化只是对传统经济安全政策的一种补充,继续推进全球化、维护自由贸易体制才是日本经济安全政策的发展方向。

    2021年04期 No.179 11-1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36K]
    [下载次数:82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6 ] |[阅读次数:0 ]
  • 国际范式转移中的日本汽车产业——新冲击下的产业转型

    金载勋;平井新;

    本文对全球汽车产业在宏观层面的范式转移和日本汽车制造商在微观层面的前沿动态进行了较为深入地分析。首先,从范式转移与工业革命的角度出发,作者试图重新解析现代历史上的汽车生产的商业化与产业化过程。在此基础上,以日本汽车产业近年来所经历的新冲击为例进行案例研究。这里的新冲击是指:一、"向电动车转型"所带来的产业结构改革的浪潮;二、新浪潮对日本传统汽车产业带来的具体影响:雷诺-日产-三菱汽车联盟前首席执行官卡洛斯·戈恩的政治避难事件。基于上述的研究框架,文章首先简要探讨汽车产业的发展历程与传统范式的转型经验,进而研究上述新冲击的巨大影响及其与日本汽车产业转型的关联性,最后得出本研究的核心结论:在第七次汽车范式的转移过程中,日本汽车产业正在面临着在全球市场上其竞争优势大幅减弱的严重危机。

    2021年04期 No.179 19-3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96K]
    [下载次数:50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5 ] |[阅读次数:0 ]
  • 日本“氢能社会”建设经验及对我国的启示

    李浩东;

    随着世界范围内环境问题日益紧迫,主要大国相继宣布实现碳中和的具体时间点。在这样的背景下,氢能作为清洁、高效、应用场景多元的二次能源,对推动能源转型、实现零碳社会能够起到突出作用。日本从2014年第四次能源基本计划开始,将氢能发展提升到国家战略高度,提出用举国之力建设世界领先"氢能社会"的口号,并制定"三步走"具体路线图,致力于在制氢与碳捕捉、利用和存储技术结合基础上,实现在2040年建成"零碳社会"的目标。日本氢能发展战略对我国的启示有三点:一是按照燃油消耗标准采用阶梯税制;二是重视氢能发展与碳捕捉技术相融合;三是重视氢能产业发展整体规划,重视氢能技术和基础设施在全社会的应用推广,并不过分偏重于氢燃料电池汽车发展。

    2021年04期 No.179 33-4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89K]
    [下载次数:114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0 ] |[阅读次数:0 ]
  • 日本对华FDI对中日双边贸易结构的影响研究

    康学真;

    近年来中日两国双边贸易、投资额总体上保持逐年攀升的态势,两国间的投资合作活动也呈现活跃状态。本文根据1992—2018年日本对华FDI以及中日贸易数据的实证分析,表明中日双边贸易与日本对华FDI之间总体上存在互补关系,学界认为两者之间的"互补性假说"是成立的;日本对华FDI集中于SITC7"机械以及运输设备"等技术资本高度融合产业,使SITC7产业贸易在中日贸易中占据绝对主导地位;SITC8"杂项制品"产业贸易对日本对华FDI总体上在长期内具有正向单向格兰杰因果关系;SITC9"特殊交易及未分类商品"产业贸易变量与日本对华FDI在短期内总体上呈现负向双向格兰杰因果关系,两者具有相互替代的关系。日本对华FDI具有由低端产业向高端产业转移的趋势,低端产业在日本对华FDI中的比重不断降低,而高新技术产业比重不断扩大。

    2021年04期 No.179 43-5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63K]
    [下载次数:80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 国际金融危机后日本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研究的新动向

    阎瑞雪;

    中国共产党建党百年之际,对全世界马克思主义学术研究的关注,是我们党分析把握历史大势,洞察时代潮流的重要组成部分。日本的马克思主义研究历史悠久,流派众多,对马克思主义的发展起到了重要影响。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爆发后,从CiNii上加载的马克思主义经济学论文发表状况可以看出,日本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的研究在数量和规模上有较明显的增长,社会影响力也在上升,出现了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的"总体性复兴"。几个主要研究方向和重要贡献包括:价值与剩余价值,过剩、利润率下降和经济危机,贫富差距与分配问题,货币、信用与再生产,数理马克思主义经济学,以及资本主义之后的未来社会等几个领域。日本的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研究成果对我们有一定的借鉴价值。当然,部分学者对马克思主义的再解读存在着不当之处,需要批判地看待。

    2021年04期 No.179 51-5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16K]
    [下载次数:40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社会研究

  • 人口老龄化背景下日本延迟退休政策探析

    丁英顺;赵明;

    延迟退休政策作为人口老龄化背景下养老金制度改革的重要内容之一,近年来在世界各国被广泛推进。日本在人口老龄化不断加剧的背景之下,先后进行了60岁、65岁和70岁三个时段延迟退休制度的改革,主要采取以制定和修改《高龄者雇佣安定法》为主要内容,以养老金制度调整为有效衔接的改革措施,本着渐进原则稳步地推行延迟退休制度。日本延迟退休制度的改革呈现出体系化、弹性化、脉络化和制度化等特点,在缓解劳动力不足、养老金财政压力方面起到了积极作用。深入探讨日本在延迟退休方面的政策措施及存在的问题,对中国逐步推进延迟法定退休年龄具有一定的参考与借鉴意义。

    2021年04期 No.179 60-7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063K]
    [下载次数:250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5 ] |[阅读次数:0 ]
  • 中日社区治理法制化特点比较研究

    张何鑫;张锐智;

    基层社会治理法制化是国家治理现代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和日本在城镇化进程中都经历了城市社区治理法制化的探索,并在实践中形成独具特色的社区治理法制化特点。通过对中日两国社区法制化治理体系、治理理念和治理原则的比较研究,总结中日在城市社区治理法制化实践中的经验与不足。同时,根据我国社区治理法制化的实际情况,有选择地参考日本社区治理做法,以健全社区治理法律体系、明确治理主体权力定位与责任分配、提高社区自治组织能力、强化居民参与意识为路径,着力解决我国城市社区治理法制化中存在的法律体系缺欠、多元治理主体权责不清、参与不足等现实难题,从而有效提升城市基层治理能力,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现代化。

    2021年04期 No.179 71-7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34K]
    [下载次数:60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5 ] |[阅读次数:0 ]

历史研究

  • 两次世界大战期间日本的中东外交与日英关系

    姚锦祥;

    本文旨在探讨两次世界大战期间日本的中东外交及日英关系变迁。这一时期日本的中东外交可分为三个阶段:1918年至1932年为开拓期,以推进"贸易通商"为核心,协助日本在一战后完成经济复苏;1933年至1936年为调整期,随着英国对日本的疑虑上升,在中东陆续推出经济反制政策,应对"经济竞争"开始成为日本中东外交的主线;1937年至1939年为突变期,随着集团经济和大国对抗时代来临,日本与中东的贸易空间急剧收缩,开始更多关注如何利用中东扩大其"战略安全"利益。这二十年日本中东外交的转变,既体现出日本对中东需求的变化,也客观反映出日英关系"合作-竞争-对抗"的发展轨迹。日英不仅在远东存在尖锐矛盾,在英国视为禁脔的中东也暴发利益冲突,这加速了两国关系的质变。

    2021年04期 No.179 79-8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08K]
    [下载次数:25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东亚同文书院京杭大运河调查初探

    于振冲;

    甲午战争后,日本开始以长江流域为中心布局在华内河航运网络,京杭大运河由于其沟通南北的特殊地理位置,一直是日本关注的重点之一。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后,以"中日提携"为兴学宗旨的东亚同文书院,在其特色办学项目——以对华调查为目的的中国"大旅行"中,进行了多次对京杭大运河的调查,调查范围逐年扩大,调查主题逐年细化,且调查重点围绕华北地区。通过梳理相关史料发现,东亚同文书院进行的京杭大运河调查其内容涉及水运、城镇、商业、金融和物产等,成为了解京杭大运河历史的重要史料。调查报告阐明了京杭大运河对于中日两国的航运价值、经济价值、政治价值和社会价值。书院学生的调查报告书直接呈递日本外务省和参谋本部等政府部门,实质上充当了日本政府对华决策的背景调查之用。布局京杭大运河是近代日本构建在华航运网络企图的一部分,也从侧面反映了一战后日美英俄在华的实力消长和复杂关系。

    2021年04期 No.179 89-9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38K]
    [下载次数:33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欢迎投稿 欢迎订阅

    <正>《日本研究》杂志由辽宁大学日本研究所主办,是一份具有广泛影响并深受读者欢迎的外国问题研究学术期刊。《日本研究》的办刊特色主要表现出五个突出:学术性、综合性、先导性、现时性、交流性。稿件的研究领域涉及日本政治、经济、历史、中日关系、社会问题,与日本相关的国际关系、区域合作等国际问题。欢迎投稿。一、本刊栏目开设的主要栏目有"日本经济" "日本政治" "日本历史" "日本外交" "中日关系""区域合作" "日本文学与文化" "海外日本研究" "世界视域下的日本研究"等。

    2021年04期 No.179 9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824K]
    [下载次数:10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下载本期数据

期刊名称:日本研究
创办日期:1972年
主管部门:辽宁大学
主办单位:辽宁大学日本研究所
编辑出版:《日本研究》编辑部
杂志主编:余淼杰
杂志刊期:季 刊

国内发行:中国邮政集团公司辽宁省报刊发行局
国外发行:中国国际图书贸易集团有限公司
通讯地址:沈阳市沈北新区道义南大街58号
邮政编码:110136
国内统一刊号:CN21-1027/C
国际标准刊号:ISSN 1003-4048
订 购: 《日本研究》编辑部
电 话: 024-62202254
传 真: 024-62202253
Email:japanstudies1972@126.com

访问量:900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