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刘昌黎;
自上世纪70年代以来,中日环境合作不断深入发展,现已成为中日经济合作的新亮点,有广阔的发展前景。日本政府对华环境援助的规模虽然不大,但一些援建项目起到了环保示范效应,推动了中国环境保护的发展,促进了中日两国民间的环境合作。然而,中日环境合作还不尽如人意,尚存在一些的问题,需要采取积极的对策予以解决。
2012年03期 No.142 3-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90K] [下载次数:65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3 ] |[阅读次数:0 ] - 刘昌黎;
自上世纪70年代以来,中日环境合作不断深入发展,现已成为中日经济合作的新亮点,有广阔的发展前景。日本政府对华环境援助的规模虽然不大,但一些援建项目起到了环保示范效应,推动了中国环境保护的发展,促进了中日两国民间的环境合作。然而,中日环境合作还不尽如人意,尚存在一些的问题,需要采取积极的对策予以解决。
2012年03期 No.142 3-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90K] [下载次数:65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3 ] |[阅读次数:0 ] - 金仁淑;
长期以来,日本为对外FDI大国、对内FDI小国。然而,东日本大地震加快了日本经济国际化步伐,其对内FDI呈现出新趋势。本文根据东日本大地震后日本引进外资的新特点,重点分析外国对日FDI对改革日本传统企业经营制度的积极影响,探讨日本扩大对内FDI中存在的问题和解决对策,提出中国加快对日"双向投资"的措施。
2012年03期 No.142 10-1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05K] [下载次数:22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金仁淑;
长期以来,日本为对外FDI大国、对内FDI小国。然而,东日本大地震加快了日本经济国际化步伐,其对内FDI呈现出新趋势。本文根据东日本大地震后日本引进外资的新特点,重点分析外国对日FDI对改革日本传统企业经营制度的积极影响,探讨日本扩大对内FDI中存在的问题和解决对策,提出中国加快对日"双向投资"的措施。
2012年03期 No.142 10-1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05K] [下载次数:22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张玉来;
2011年,以芯片为核心的整个日本半导体产业呈现出继续下滑趋势,其全球产值占比已经跌破20%大关,降至18.9%的历史最低点(HIS iSuppli)。回首上世纪八十年代,日本半导体产值曾占据全球市场的半壁江山,峰值为1988年的51%。那么,什么原因致使雄居世界的日本半导体产业陷入了持续衰退?日本半导体产业是否还具有竞争力?本文将结合日本半导体产业的最新发展动态及其战略动向研究这些问题。
2012年03期 No.142 16-2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10K] [下载次数:38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6 ] |[阅读次数:0 ] - 张玉来;
2011年,以芯片为核心的整个日本半导体产业呈现出继续下滑趋势,其全球产值占比已经跌破20%大关,降至18.9%的历史最低点(HIS iSuppli)。回首上世纪八十年代,日本半导体产值曾占据全球市场的半壁江山,峰值为1988年的51%。那么,什么原因致使雄居世界的日本半导体产业陷入了持续衰退?日本半导体产业是否还具有竞争力?本文将结合日本半导体产业的最新发展动态及其战略动向研究这些问题。
2012年03期 No.142 16-2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10K] [下载次数:38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6 ] |[阅读次数:0 ] - 秋山宪治;崔岩;
本文的主题是分析TTP(跨太平洋经济合作协议)与东北亚一体化的关系与进展。包括四个部分:一是对TPP的发展演变及谈判课题做概要性介绍;二是从美国国内及国际政治经济环境的变化,分析其加入TPP的背景及目的;三是分析日本对TPP的应对;四是分析日、中、韩三国FTA谈判中各个国家的意图及可能采取的行为。笔者认为,TPP和FTA谈判,不仅仅是确保经济利益,而是通过形成相互间的生产、消费的国际分工和相互依赖关系,向经济一体化、共同体的方向发展,同时也是提高相互信任,实现和平的问题。
2012年03期 No.142 21-2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67K] [下载次数:27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秋山宪治;崔岩;
本文的主题是分析TTP(跨太平洋经济合作协议)与东北亚一体化的关系与进展。包括四个部分:一是对TPP的发展演变及谈判课题做概要性介绍;二是从美国国内及国际政治经济环境的变化,分析其加入TPP的背景及目的;三是分析日本对TPP的应对;四是分析日、中、韩三国FTA谈判中各个国家的意图及可能采取的行为。笔者认为,TPP和FTA谈判,不仅仅是确保经济利益,而是通过形成相互间的生产、消费的国际分工和相互依赖关系,向经济一体化、共同体的方向发展,同时也是提高相互信任,实现和平的问题。
2012年03期 No.142 21-2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67K] [下载次数:27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田中则仁;崔岩;
近年来,日本企业面临严峻的经营困境。2008年雷曼危机之后,2011年发生了地震、海啸、核电事故、急剧的日元升值、国内经济的萧条和需求低迷,被称为"六重苦"。在长期日元升值的情况下,大企业加速了海外投资。而中小企业为了保证产品订货甚者二次下包企业也被迫选择转向海外。但是在亚洲各国竞争力不断增强的市场中,日本企业面临着当地企业和外国企业激烈的价格竞争。从国际化经营的角度看,日本的中小企业在亚洲、欧洲等开始当地化生产、确立生产据点配置战略,面临着很多课题。本文从据点的再配置、人才培育等角度考察全球化社会中日本中小企业的产品制造问题。
2012年03期 No.142 27-3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76K] [下载次数:14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0 ] - 田中则仁;崔岩;
近年来,日本企业面临严峻的经营困境。2008年雷曼危机之后,2011年发生了地震、海啸、核电事故、急剧的日元升值、国内经济的萧条和需求低迷,被称为"六重苦"。在长期日元升值的情况下,大企业加速了海外投资。而中小企业为了保证产品订货甚者二次下包企业也被迫选择转向海外。但是在亚洲各国竞争力不断增强的市场中,日本企业面临着当地企业和外国企业激烈的价格竞争。从国际化经营的角度看,日本的中小企业在亚洲、欧洲等开始当地化生产、确立生产据点配置战略,面临着很多课题。本文从据点的再配置、人才培育等角度考察全球化社会中日本中小企业的产品制造问题。
2012年03期 No.142 27-3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76K] [下载次数:14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0 ] - 横川和穗;崔岩;
本文首先概述俄罗斯区域经济的现状,在此基础上分析俄罗斯政府的区域经济政策,特别是最近政府大力推进的"现代化"政策的具体内容。最后,将目光转向与中日关系密切的远东地区,考察该地区与亚洲展开国际合作的可能性与存在的问题。
2012年03期 No.142 34-3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27K] [下载次数:11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横川和穗;崔岩;
本文首先概述俄罗斯区域经济的现状,在此基础上分析俄罗斯政府的区域经济政策,特别是最近政府大力推进的"现代化"政策的具体内容。最后,将目光转向与中日关系密切的远东地区,考察该地区与亚洲展开国际合作的可能性与存在的问题。
2012年03期 No.142 34-3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27K] [下载次数:11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三岛齐纪;刘立善;
本文旨在从根本上探究近年来企业经营的本质,考察在就业意识与购买动机中又逐渐成为议论主题的美国心理学家亚伯拉罕.哈罗德.马斯洛(Abraham Harold Maslow:1908-1970)的"需求论"。该理论主要由"需求阶层"与"自我实现"这两个概念构成,两个概念存在一定的演变过程。本文重点针对"自我实现"这一概念,按时间顺序进行考察,重新审视马斯洛理论中经营学的意义。
2012年03期 No.142 40-4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20K] [下载次数:50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4 ] |[阅读次数:0 ] - 三岛齐纪;刘立善;
本文旨在从根本上探究近年来企业经营的本质,考察在就业意识与购买动机中又逐渐成为议论主题的美国心理学家亚伯拉罕.哈罗德.马斯洛(Abraham Harold Maslow:1908-1970)的"需求论"。该理论主要由"需求阶层"与"自我实现"这两个概念构成,两个概念存在一定的演变过程。本文重点针对"自我实现"这一概念,按时间顺序进行考察,重新审视马斯洛理论中经营学的意义。
2012年03期 No.142 40-4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20K] [下载次数:50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4 ] |[阅读次数:0 ]
- 郑毅;
40年来的中日关系既有20世纪70、80年代的战略合作期,也有90年代政冷经热的平和期,虽然两国关系的主流是积极的,但其间多有波折反复,偶因突发事件导致两国关系出现所谓"冰冻期",这表明两国之间缺乏足够的信任感是两国关系不能顺利发展的重要原因。如果在新世纪不能在两国间建立起厚重的信任感,无论是政治层面还是国民层面,偶发事件仍然会像自然界的冬天一样随时出现,如何增进两个亚洲最重要国家之间多层次的信任度,是中日两国面向新世纪建立长期友好稳定关系的关键。
2012年03期 No.142 44-4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11K] [下载次数:33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郑毅;
40年来的中日关系既有20世纪70、80年代的战略合作期,也有90年代政冷经热的平和期,虽然两国关系的主流是积极的,但其间多有波折反复,偶因突发事件导致两国关系出现所谓"冰冻期",这表明两国之间缺乏足够的信任感是两国关系不能顺利发展的重要原因。如果在新世纪不能在两国间建立起厚重的信任感,无论是政治层面还是国民层面,偶发事件仍然会像自然界的冬天一样随时出现,如何增进两个亚洲最重要国家之间多层次的信任度,是中日两国面向新世纪建立长期友好稳定关系的关键。
2012年03期 No.142 44-4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11K] [下载次数:33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刘红;
"1955年体制"下日本形成了由官僚和族议员主导的、自下而上的政治决策体制。对这种决策体制的改革在小泉内阁时期达到巅峰,其后却出现了倒退。2009年8月政权由自民党向民主党更迭,民主党誓言要打破自明治维新以来确立的根深蒂固的官僚制度,铲除自民党政治的基础———政官商的"铁三角关系",加快由官僚主导向政治主导的转变。然而,历经鸠山、菅直人以及野田三届民主党内阁之后,民主党政权下的政治决策体制改革究竟取得哪些进展?尚存哪些问题?今后前景如何?对这一系列问题的回答成为本文关注的焦点。
2012年03期 No.142 48-5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87K] [下载次数:27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5 ] |[阅读次数:0 ] - 刘红;
"1955年体制"下日本形成了由官僚和族议员主导的、自下而上的政治决策体制。对这种决策体制的改革在小泉内阁时期达到巅峰,其后却出现了倒退。2009年8月政权由自民党向民主党更迭,民主党誓言要打破自明治维新以来确立的根深蒂固的官僚制度,铲除自民党政治的基础———政官商的"铁三角关系",加快由官僚主导向政治主导的转变。然而,历经鸠山、菅直人以及野田三届民主党内阁之后,民主党政权下的政治决策体制改革究竟取得哪些进展?尚存哪些问题?今后前景如何?对这一系列问题的回答成为本文关注的焦点。
2012年03期 No.142 48-5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87K] [下载次数:27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5 ] |[阅读次数:0 ] - 郭永虎;
本文从学术史的角度对中国学界关于中日邦交正常化进行了述评。近十年来,学界对中日邦交正常化的研究取得了长足的进步,其研究范式呈现出多元化的特征和趋势,研究领域也从传统的政治军事领域拓展到经济、社会文化等领域。学界对中日邦交正常化的研究领域主要包括:党的第一代领导集体与中日邦交正常化研究;台湾问题与中日邦交正常化研究;日本政党、议员与中日邦交正常化研究;民间交流与中日邦交正常化研究。
2012年03期 No.142 55-6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02K] [下载次数:44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郭永虎;
本文从学术史的角度对中国学界关于中日邦交正常化进行了述评。近十年来,学界对中日邦交正常化的研究取得了长足的进步,其研究范式呈现出多元化的特征和趋势,研究领域也从传统的政治军事领域拓展到经济、社会文化等领域。学界对中日邦交正常化的研究领域主要包括:党的第一代领导集体与中日邦交正常化研究;台湾问题与中日邦交正常化研究;日本政党、议员与中日邦交正常化研究;民间交流与中日邦交正常化研究。
2012年03期 No.142 55-6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02K] [下载次数:44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乌兰图雅;
研究课题是引导一个国家科研发展方向和研究水平的一个重要标志。从研究课题的来源分类,本文分为智库性课题、国际交流型课题和学术型课题三类。日本文部科学省面向国内大学关于中日关系的研究课题,大抵反应了日本国内学界的研究方向、进展和深度。比较中日两国教育机构的研究课题,在选题和研究方法等各方面都存在差异。
2012年03期 No.142 62-6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41K] [下载次数:16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乌兰图雅;
研究课题是引导一个国家科研发展方向和研究水平的一个重要标志。从研究课题的来源分类,本文分为智库性课题、国际交流型课题和学术型课题三类。日本文部科学省面向国内大学关于中日关系的研究课题,大抵反应了日本国内学界的研究方向、进展和深度。比较中日两国教育机构的研究课题,在选题和研究方法等各方面都存在差异。
2012年03期 No.142 62-6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41K] [下载次数:16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横仓节夫;刘立善;
2011年3月11日,日本东北地方发生了史无前例的9级大地震。东日本大地震给700公里范围内造成了灾害,巨大地震、巨大海啸与核电站事故,构成了"复合灾害"。到2012年7月,因这场灾害出现的避难者达34万人(复兴厅的调查。灾害发生的当时,避难者达47万人)本文针对灾害发生后,地域灾民的互援活动与地域社会的诸多问题,加以论述。
2012年03期 No.142 67-7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78K] [下载次数:16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横仓节夫;刘立善;
2011年3月11日,日本东北地方发生了史无前例的9级大地震。东日本大地震给700公里范围内造成了灾害,巨大地震、巨大海啸与核电站事故,构成了"复合灾害"。到2012年7月,因这场灾害出现的避难者达34万人(复兴厅的调查。灾害发生的当时,避难者达47万人)本文针对灾害发生后,地域灾民的互援活动与地域社会的诸多问题,加以论述。
2012年03期 No.142 67-7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78K] [下载次数:16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刘立善;
美国浪漫主义诗人和民主主义诗人惠特曼坚守"个性至上"的文学观,对日本白桦派代表作家有岛武郎产生了强烈的积极影响,有岛武郎将惠特曼的代表作《草叶集》尊为自己的《圣经》。留学日本期间的郭沫若通过有岛武郎作品,初识惠特曼,并接受其影响。但这两位国度不同的文学家心中的惠特曼形象,各具特色。有岛武郎对惠特曼的尊崇始终如一,坚守个性之上,坚信"我不解放,社会无法解放";郭沫若则对惠特曼始爱终弃,认为"社会不解放,我无法解放"。之所以如此,除了中日两国的国情差异,还与作家的人生哲学密切相关。
2012年03期 No.142 71-7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37K] [下载次数:38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刘立善;
美国浪漫主义诗人和民主主义诗人惠特曼坚守"个性至上"的文学观,对日本白桦派代表作家有岛武郎产生了强烈的积极影响,有岛武郎将惠特曼的代表作《草叶集》尊为自己的《圣经》。留学日本期间的郭沫若通过有岛武郎作品,初识惠特曼,并接受其影响。但这两位国度不同的文学家心中的惠特曼形象,各具特色。有岛武郎对惠特曼的尊崇始终如一,坚守个性之上,坚信"我不解放,社会无法解放";郭沫若则对惠特曼始爱终弃,认为"社会不解放,我无法解放"。之所以如此,除了中日两国的国情差异,还与作家的人生哲学密切相关。
2012年03期 No.142 71-7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37K] [下载次数:38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陈秀敏;
志贺直哉(1883—1971)是日本白桦派的骁将,也是日本"心境小说"的代表作家,1917年5月号《白桦》上,发表了昭示志贺开始进入"调和的精神世界"的重要小说《在城崎》,《在城崎》通过对小动物的深层观察与神妙感悟,以神来之笔表达了自己清澄豁达的生死观,成为日本文坛最著名的"心境小说"杰作。这种心境小说以高举理想主义和人道主义大旗的白桦派文学为源头,志贺直哉深掘自我内涵,在作品中使自己的精神生活由冲突走向调和。素有心理洁癖的志贺与父亲和解的四个月前,《在城崎》问世。可以说,这时,志贺已经具备了和解的萌生条件与调和的心态。《在城崎》昭示了志贺精神苦旅的积极意义。
2012年03期 No.142 79-8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31K] [下载次数:134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0 ] - 陈秀敏;
志贺直哉(1883—1971)是日本白桦派的骁将,也是日本"心境小说"的代表作家,1917年5月号《白桦》上,发表了昭示志贺开始进入"调和的精神世界"的重要小说《在城崎》,《在城崎》通过对小动物的深层观察与神妙感悟,以神来之笔表达了自己清澄豁达的生死观,成为日本文坛最著名的"心境小说"杰作。这种心境小说以高举理想主义和人道主义大旗的白桦派文学为源头,志贺直哉深掘自我内涵,在作品中使自己的精神生活由冲突走向调和。素有心理洁癖的志贺与父亲和解的四个月前,《在城崎》问世。可以说,这时,志贺已经具备了和解的萌生条件与调和的心态。《在城崎》昭示了志贺精神苦旅的积极意义。
2012年03期 No.142 79-8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31K] [下载次数:134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0 ] - 任卫平;
横光利一(1898-1947)是日本新感觉派的代表作家,被喻为"新进作家中最优秀的人,他的作品都充满清新,前卫的色彩,使得他在日本文学界享有盛名。短篇小说《无礼之城》是横光利一的代表作,发表于1924年9月《新潮》杂志上,并收录到横光利一《现代短篇小说选集3》(文艺日本社)中。此后在短短二十几年的写作生涯中,逐步升华,写出了一部部脍炙人口的反映时代的小说,形成了新感觉派超凡脱俗的创作风格。
2012年03期 No.142 84-8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66K] [下载次数:10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任卫平;
横光利一(1898-1947)是日本新感觉派的代表作家,被喻为"新进作家中最优秀的人,他的作品都充满清新,前卫的色彩,使得他在日本文学界享有盛名。短篇小说《无礼之城》是横光利一的代表作,发表于1924年9月《新潮》杂志上,并收录到横光利一《现代短篇小说选集3》(文艺日本社)中。此后在短短二十几年的写作生涯中,逐步升华,写出了一部部脍炙人口的反映时代的小说,形成了新感觉派超凡脱俗的创作风格。
2012年03期 No.142 84-8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66K] [下载次数:10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刘利国;何志勇;
文明冲突不是平等的双方在生活习惯、行为方式、思维方式上的简单差异与冲突,而是在意识形态领域文化话语权力的争夺及文化叙述方式的冲突。话语权力关系的改变直接影响到文明冲突的格局与表现形式。同时,文化叙述机制的背后也潜藏着文化冲突的因子,它导引着文化主体在冲突中的自我定位与他者待遇。本论文在批判性吸收亨廷顿的文明冲突理论的基础上,通过中日两国话语权力的关系演变之考察,透视历史上中日文化冲突格局,进而以日本"国语"的文化叙述为例,揭示中日文化冲突在当代日本文化叙述中的形成方式与运行机制,探讨中日文化冲突的本质特征,以期为中日文化的交流与发展提供借鉴。
2012年03期 No.142 88-9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69K] [下载次数:45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0 ] - 刘利国;何志勇;
文明冲突不是平等的双方在生活习惯、行为方式、思维方式上的简单差异与冲突,而是在意识形态领域文化话语权力的争夺及文化叙述方式的冲突。话语权力关系的改变直接影响到文明冲突的格局与表现形式。同时,文化叙述机制的背后也潜藏着文化冲突的因子,它导引着文化主体在冲突中的自我定位与他者待遇。本论文在批判性吸收亨廷顿的文明冲突理论的基础上,通过中日两国话语权力的关系演变之考察,透视历史上中日文化冲突格局,进而以日本"国语"的文化叙述为例,揭示中日文化冲突在当代日本文化叙述中的形成方式与运行机制,探讨中日文化冲突的本质特征,以期为中日文化的交流与发展提供借鉴。
2012年03期 No.142 88-9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69K] [下载次数:45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0 ] - 杉山崇;刘立善;
本文旨在考察现代社会与日本人的"自我"。所谓"自我",是指对自己和自己周围的关系的一种认知,"自我"的概念包括人际关系或社会地位等自我的扩张范围。本文根据笔者最近几年来接触的心理咨询事例与调查,论述现代自我的异常心理。
2012年03期 No.142 97-10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07K] [下载次数:80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杉山崇;刘立善;
本文旨在考察现代社会与日本人的"自我"。所谓"自我",是指对自己和自己周围的关系的一种认知,"自我"的概念包括人际关系或社会地位等自我的扩张范围。本文根据笔者最近几年来接触的心理咨询事例与调查,论述现代自我的异常心理。
2012年03期 No.142 97-10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07K] [下载次数:80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柳泽和也;
本论文的目的为,在以增加具备学杂费负担能力的家庭数量为支撑的高等教育扩大(大学升学率的上升与大学升学人数的增加)中,推定当下(2010年)可负担学杂费的城市居民家庭占比与可负担学杂费家庭的可支配收入下限。因富裕层与中间层是教育投资或教育消费的主体,本论文学具推定城市富裕层与中间层规模的意义。本论本主要分三个部分进行论述。第一,从教育经济学的角度理解大学升学带来的有利条件。第二,确认以高等教育扩大为必需条件的学杂费的变化。第三,推定当今(2010年)具有学杂费负担能力的城市居民家庭占比与可负担学杂费家庭的可支配收入下限。
2012年03期 No.142 103-11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40K] [下载次数:5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柳泽和也;
本论文的目的为,在以增加具备学杂费负担能力的家庭数量为支撑的高等教育扩大(大学升学率的上升与大学升学人数的增加)中,推定当下(2010年)可负担学杂费的城市居民家庭占比与可负担学杂费家庭的可支配收入下限。因富裕层与中间层是教育投资或教育消费的主体,本论文学具推定城市富裕层与中间层规模的意义。本论本主要分三个部分进行论述。第一,从教育经济学的角度理解大学升学带来的有利条件。第二,确认以高等教育扩大为必需条件的学杂费的变化。第三,推定当今(2010年)具有学杂费负担能力的城市居民家庭占比与可负担学杂费家庭的可支配收入下限。
2012年03期 No.142 103-11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40K] [下载次数:5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程永明;
地方交流是中日两国多渠道交流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在推动双边关系方面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中日两国地方交流起步早,发展快,形成多样,领域广泛,成果显著。现在两国的友好城市已经发展到248对,友好城市数量的增加和发展有力地推动了两国的经贸、科技、教育、文化合作关系,两国中央政府一直积极倡导两国地方政府之间开展实质性的交流合作,从地方层面对中日交流进行探讨,摸索今后交流的模式和方向,对于深化两国的互惠互利关系和促进各自地方的发展都具有重要意义。
2012年03期 No.142 111-11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85K] [下载次数:82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6 ] |[阅读次数:0 ] - 程永明;
地方交流是中日两国多渠道交流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在推动双边关系方面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中日两国地方交流起步早,发展快,形成多样,领域广泛,成果显著。现在两国的友好城市已经发展到248对,友好城市数量的增加和发展有力地推动了两国的经贸、科技、教育、文化合作关系,两国中央政府一直积极倡导两国地方政府之间开展实质性的交流合作,从地方层面对中日交流进行探讨,摸索今后交流的模式和方向,对于深化两国的互惠互利关系和促进各自地方的发展都具有重要意义。
2012年03期 No.142 111-11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85K] [下载次数:82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6 ] |[阅读次数:0 ] - 笪志刚;
中日有2000多年友好交流历史,在漫长的岁月中,中日两大文明彼此借鉴,互相促进,对各自文化形成和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古代日本汲取中华文明形成深受儒家文化影响的日本文化,与此同时,中国也积极借鉴日本兼收并蓄的欧美近代文明成果,中日文化中留下了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抹杀不掉的历史烙印。在合作与交流的主旋律中,两国也存在由于日本野蛮侵略中国而关系恶化的黑暗时期,日本在给中国人民带来巨大创伤的同时,也给本国人民造成巨大伤痛,国家险些走向毁灭。在中日各个时期的交往中,剔除影响两国近代历史的个别事件,地方合作与交流一直是中日关系中至关重要的组成部分,甚至可以说,离开地方合作与交流,中日关系无从谈起,离开地方经贸合作的支撑,中日经贸无法取得今天这样的辉煌,地方合作与交流构成中日关系在一波三折中不断前行的根本动力。本文以哈尔滨市与新泻县之间的合作交流为视角,试析地方合作与交流在中日关系中发挥的重要作用。
2012年03期 No.142 116-12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55K] [下载次数:17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笪志刚;
中日有2000多年友好交流历史,在漫长的岁月中,中日两大文明彼此借鉴,互相促进,对各自文化形成和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古代日本汲取中华文明形成深受儒家文化影响的日本文化,与此同时,中国也积极借鉴日本兼收并蓄的欧美近代文明成果,中日文化中留下了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抹杀不掉的历史烙印。在合作与交流的主旋律中,两国也存在由于日本野蛮侵略中国而关系恶化的黑暗时期,日本在给中国人民带来巨大创伤的同时,也给本国人民造成巨大伤痛,国家险些走向毁灭。在中日各个时期的交往中,剔除影响两国近代历史的个别事件,地方合作与交流一直是中日关系中至关重要的组成部分,甚至可以说,离开地方合作与交流,中日关系无从谈起,离开地方经贸合作的支撑,中日经贸无法取得今天这样的辉煌,地方合作与交流构成中日关系在一波三折中不断前行的根本动力。本文以哈尔滨市与新泻县之间的合作交流为视角,试析地方合作与交流在中日关系中发挥的重要作用。
2012年03期 No.142 116-12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55K] [下载次数:17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杜颖;
在近40年中,由于历史的原因日本遗孤最多的黑龙江省与日本各界的交流格外引人关注。主要体现在对日交流空间增大,交流主体多样化,形成了官民并举、多渠道、多领域、多形式、多层次交流的新局面。本文以日本遗孤友好交流为中心,对黑龙江省与日本民间交流的四十年进行梳理与回顾。
2012年03期 No.142 124-12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66K] [下载次数:23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 杜颖;
在近40年中,由于历史的原因日本遗孤最多的黑龙江省与日本各界的交流格外引人关注。主要体现在对日交流空间增大,交流主体多样化,形成了官民并举、多渠道、多领域、多形式、多层次交流的新局面。本文以日本遗孤友好交流为中心,对黑龙江省与日本民间交流的四十年进行梳理与回顾。
2012年03期 No.142 124-12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66K] [下载次数:23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