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议综述

经济研究

  • 3.11大地震对日本经济的影响

    张季风;

    本次强震、海啸和核泄漏相叠加的复合型灾害是战后日本60多年来的最大灾难。大地震对日本经济的影响主要表现为对日本经济的短期影响和对日本经济社会的中长期影响两方面。从短期来看,最主要有核事故影响、电力短缺和产业供应链断裂;从中长期来看,将对能源的长期供给和长期财政风险等产生重大影响。同时,鉴于此次大地震给日本和世界经济带来的巨大冲击,必将唤起人们对一些问题的深刻反思。

    2011年03期 No.138 4-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37K]
    [下载次数:46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7 ] |[阅读次数:0 ]
  • 日本应对日元升值的绩效分析

    王厚双;于玲玲;

    1985年广场协议后,日元开始急剧升值。日元升值不仅对日本经济带来了一定的冲击,而且进一步吹大了当时日本经济的泡沫成分。日本政府忽视泡沫经济的存在,一味采取扩张的政策,希望以此应对日元升值对国内经济的不良扰动。本文尝试从经济发展战略、宏观经济政策和微观经济主体三个层面剖析日本采取的日元升值破解措施的绩效,结果表明,短期起到了一定成效,长期内效果较差,不但未能解决日美贸易不平衡问题,反而为日本经济留下了后患无穷的泡沫经济。

    2011年03期 No.138 10-1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49K]
    [下载次数:14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历史与现实的思考:东亚经济发展与日本

    崔岩;

    东亚已经成为世界的重要经济区域,在当今世界经济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从东亚发展初期看,作为以发展中国家、地区为主的落后区域,存在着初始条件各异、发展差距较大等情况。但是在长期的发展过程中,很多发展中国家在一定程度上借鉴了日本的制度模式及工业化模式,实现了自身的经济发展。日本同东亚其他经济体之间相互促进,极大地影响了这一区域的发展和经济结构。东亚面临的外需依存型结构和国际经济失衡问题,是今后发展中需要进行大力调整的,这是关系到今后东亚能否实现持续健康发展的关键问题。

    2011年03期 No.138 15-2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9K]
    [下载次数:26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 中日经济关系的变化与经济一体化

    魏全平;

    由于日本经济处于长期的相对停滞,而中国经济持续增长,使得两国经济规模并驾齐驱。在这一过程中,中日两国间的经贸关系迅速发展。中国已经成为日本的第一大贸易伙伴,中国市场取代美国作为日本最大的出口地。与蓬勃发展的经贸关系相比,中日两国间的制度合作却毫不进展,落后于整个东亚地区的合作进程。

    2011年03期 No.138 21-2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95K]
    [下载次数:34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经济崛起过程中应对美国贸易平衡压力的中日比较

    苏杭;

    2010年中国超越日本成为GDP规模仅次于美国的国家。伴随着中国经济实力的快速提升,我国正面临与20世纪80年代日美货币谈判时相类似的国际环境,即中国持有大量对美顺差,美国国内经济不景气,美国不断向中国施加贸易平衡压力等。在日本和中国先后成长为经济规模"世界第二"的国家的过程中,都遭遇了美国强大的贸易平衡压力。日本在应对美国贸易平衡压力的过程中出现了很多问题,也积累了不少的经验和教训,值得我国借鉴。本文回顾了两国遭遇美国贸易平衡压力的大致过程,分析了两国针对美国贸易平衡压力的差异化应对及其背后的原因,并就其中的一些问题展开了比较深入的思考。

    2011年03期 No.138 26-2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9K]
    [下载次数:14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 从震灾看全球产业链上的“日本元素”——以半导体产业为核心

    张玉来;

    一场发生在日本东北部的特大地震,不仅给日本经济及社会造成重创,而且对世界经济、尤其是全球制造业产生巨大冲击,后者成为与近年发生在世界其他地区大地震的最大不同特征。此次日本大地震给人类的启示颇多,本文仅就全球产业分工体系来列举三点:其一,日本制造体系(Made inJapan)依然非常强大,在全球产业链上"日本元素"占据着极其重要的位置;其二,全球化已将整个世界经济紧密地关联在一起,制造业更是如此,任何一个环节的问题都可能殃及整个产业链,特别是像日本这样的上游且关键的环节;其三,产业竞争力的赶超绝非朝夕之功,长期的竞争力构筑是各国产业升级的必经之路。

    2011年03期 No.138 30-3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32K]
    [下载次数:31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8 ] |[阅读次数:0 ]

日本学者论坛

  • 福岛核电事故与日本能源政策的走向

    小坂直人;崔岩;

    本文是以福岛核电事故为契机,以分析日本核电政策及相应体制结构为重点,论及了日本能源政策转变的征兆。主要内容包括,第一,以福岛核电事故为背景,提出了探讨日本核电体制及电力能源今后走向的必要性的问题;第二,参考了学者及研究机构的计算结果,分析了政府公布数据存在的问题,从而否定了核电具有经济性的说法。第三,核电的安全性是人造的信仰,核发电在技术上还存在很多问题。第四,从社会经济性看,核电并不是必需的。

    2011年03期 No.138 37-4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2K]
    [下载次数:37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6 ] |[阅读次数:0 ]
  • 东日本大地震与财政问题——基于地方财政视角的分析

    西堀喜久夫;李彬;

    2011年3月11日发生的东日本大地震、海啸以及由此引起的福岛核电站放射性污染问题,造成了严重的灾难。为探究此次灾害的特征和面临的复兴课题,本研究以实地考察为基础,试图弄清楚现在可以把握的灾害的特征和复兴的课题,并探讨在灾后重建中财政需要所面临的难题。

    2011年03期 No.138 42-4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81K]
    [下载次数:15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日本式雇用体制的变化与焦点问题

    饭田和人;刘立善;

    引人注目的日本式经营,被视为日本型经济体制的重要构成要素。也就是说,日本型经济体制中,存在着独特的企业系统,企业以其雇用系统,形成了劳资关系。本文首先阐明企业治理的变更对雇用制度产生了何种影响,然后,试论1990年代后期日本雇用系统的变化及其存在的问题。

    2011年03期 No.138 49-5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8K]
    [下载次数:24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论石川啄木的《罗马字日记》

    池田功;刘立善;

    石川啄木是日本文坛早熟的进步的文学天才。美国哥伦比亚大学名誉教授、日本文学研究家唐纳德.金坦述,明治时代的文学作品中,最令他感动的是石川啄木的日记。特别是石川啄木用罗马字著就的《罗马字日记》,普通日本人不太喜欢读罗马字,故而以此记述,可以蒙上假面,自由表达自己各种各样微妙的精神葛藤,通过尽畅书写,可以减轻跻身压力,获得精神解放。对人们探索石川啄木真实的内心世界,具有极大的学术价值。

    2011年03期 No.138 54-5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6K]
    [下载次数:21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日本中世后期关东地区的汉学研究

    铃木敏弘;王铁军;

    汉学是日本文化中最为重要的一个组成部分,在日本历史上,汉学经历了几次繁盛时期,当然也经历几次停滞期。本文试图以五山文学和江户时代之间空白期的中世后期为时限,在探讨这一时期的游历者的学问和文学活动的基础上,进一步研究游历者和战国武将们之间的关系,分析其活动对于江户时代的汉学的兴盛以及江户幕府采用儒学作为官学产生了何种影响。

    2011年03期 No.138 58-6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3K]
    [下载次数:25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政治历史研究

  • 中国周边安全环境与中日关系

    鲁义;

    中国在大国中是周边安全形势最为复杂的国家。中国周边安全环境中的不稳定因素很多,东南西北都有,而且传统安全与非传统安全交织在一起,解决起来难易程度不一。当前影响中国的周边安全问题,大致可分为5种类型。中日关系是当今世界最为重要,而且是最为复杂的双边关系。中日关系总的趋势是向好发展,但不利因素对两国关系的影响会进一步增大,特别是在核心利益上的争端会空前加剧。影响今后中日关系发展的结构性问题主要有5个方面。中国在改善国家安全环境方面,有几个选项至为重要,即全力发展经济,增强综合国力、在全世界广交朋友和进一步加强对外宣传。

    2011年03期 No.138 63-6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3K]
    [下载次数:126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中国对日公共外交探析

    沈海涛;李永强;

    中国对日本的公共外交已经持续数十年之久,对日公共外交是指中国政府以日本公众为目标的各种公关活动。以中国实现国家全面发展为背景,深化对日公共外交,对于中日关系的长期健康发展无疑具有至关重要的意义。对日公共外交的合理有效实施有助于当前改善两国关系、将来实现两国关系的全面健康发展并最终破解安全困境。推进对日公共外交,需要克服一系列的制约对日公共外交的症结,同时,进一步就深入推进中国对日公共外交进行探索。

    2011年03期 No.138 67-7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7K]
    [下载次数:82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3 ] |[阅读次数:0 ]
  • 钓鱼岛“撞船事件”后日本的战略走向

    肖传国;

    钓鱼岛问题不能孤立来看,而应置于东亚地区大国博弈的战略大格局下审视。日本在钓鱼岛"撞船事件"处理上的攻防战,绝不是一个简单的外交纠葛,其牵涉面广,谋划深远。钓鱼岛"撞船事件"后,日本采取了强硬的外交手段,高调宣称中日之间"不存在领土争议",不计后果地依照国内法律拘留了中国船长,并乘"撞船事件"之机渲染"中国威胁论",扩充军备,频频与美、印、韩、澳、印尼等国家举行联合军事演习。可见,日本在钓鱼岛事件中所图谋的是长远战略目标,即意欲通过钓鱼岛问题,强化日美同盟,联合印、韩、澳、印尼等国家,全面牵制中国,构建联手制华的C形包围圈,最终达到在政治、外交甚至军事领域遏制中国在亚洲形成超强地位的战略目标。

    2011年03期 No.138 72-7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8K]
    [下载次数:65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8 ] |[阅读次数:0 ]
  • 中日钓鱼岛领土争端的演变与现状——以“搁置争议”原则为中心

    包霞琴;

    论文以"搁置争议"原则为中心,对中日两国围绕钓鱼岛领土争端的历史演变进行了梳理,对钓鱼岛争端激化和升级的背景进行了剖析。论文认为,应该正确认识钓鱼岛领土争端在中日关系中的定位问题,领土争端已经持续了40多年,但它没有成为中日关系发展的重大障碍,可见这是一个可以控制和避免升级的问题,关键在于当危机出现时,应该冷静处理而不是高调挑衅。为了避免争端的激化和升级,中日两国政府应该在坚持"搁置争议"原则的基础上,达成5项共识。

    2011年03期 No.138 78-8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5K]
    [下载次数:197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4 ] |[阅读次数:0 ]
  • 美国对日本战争反省意识的矫正

    郑毅;

    东久迩皇族内阁是日本近现代史上唯一的皇族内阁,内阁存在50余天。在处理战败与美国占领问题上积极维护日本国体,东久迩皇族内阁对日本侵略战争的反省以及应对美国的相应策略,对战后日本的战争观与历史观产生了较为直接的影响。

    2011年03期 No.138 84-8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6K]
    [下载次数:31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历史解读:日本大正时代的人文思潮

    赵德宇;

    大正时代在日本出现了一股强势的人文主义思潮。主要表现为强调与物质世界相对的理性价值的新康德主义、宣扬人格是所有价值的终极标准的人格主义、倡导和平民主的文化主义和力行兼爱平等的人道主义,客观上形成了对明治时代形成的极端国家主义的反拨。与上述"主义"相呼应,出现了批判"神皇一统"的皇国史观,"去神存人"的"学术人文"思想。然而,由于上述诸多思想存在着难以解决的悖论,缺乏以民众支持的社会共鸣,因而没能阻止昭和时代全社会的文化倒退。然而,作为与国家主义相对立的人文思潮在日本历史上留下了浓重的一笔。

    2011年03期 No.138 90-9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4K]
    [下载次数:120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4 ] |[阅读次数:0 ]

文学文化研究

  • 论日本白桦派的人道主义特质

    刘立善;

    日本白桦派作家的可贵之处是,他们是明治维新后的"官二代"或"富二代",但这群特权阶层子弟人富志富,封建特权意识较淡。他们是积极个人主义者,想特权阶层所不想,为特权阶层所不为,在文学领域冲破主潮的羁縻,以理想主义和人道主义透视生活,推动文学蓬勃发展,其主旋律是确立个性,尊重人格,张扬正义,同情弱小,是对爱的歌咏。

    2011年03期 No.138 94-9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9K]
    [下载次数:85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9 ] |[阅读次数:0 ]
  • 蛋撞墙:村上春树的文学选择

    佟君;

    论及村上春树文学,人们常常认为其文学作品大多是大众文学性的小资情调,如《挪威的森林》,而后我们发现村上春树文学的创作走向发生了改变,其创作超越了大众文学与纯文学的界限而成为综合小说,也就是表明村上春树的文学选择从《挪威的森林》的情绪,经过《海边的卡夫卡》的混乱,直至《1Q84》的严肃,由此可以看出村上春树文学的一种创作主题的走向选择已经从个人走向群体,更由群体走向人类社会,从而使其文本呈现出了社会关怀的宏观叙事景象。我们从这种文学选择中可以看到一位敢于站在脆弱的鸡蛋边,不惜粉身碎骨撞向坚硬高墙富有正义感与抗争勇气的良知作家。

    2011年03期 No.138 100-10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8K]
    [下载次数:69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1 ] |[阅读次数:0 ]
  • 概论日本手机小说

    宋刚;

    本文从日本手机小说的定义入手,分诞生期、黄金期、衰退期、现状四部分,通过多种统计数据较为全面地回顾了其历史。之后对日本小说手机的研究现状作出分类总结,并从社会心理学的角度进行试论。

    2011年03期 No.138 105-11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78K]
    [下载次数:42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0 ] |[阅读次数:0 ]
  • 日本侦探小说与殖民时期的大连

    柴红梅;刘伟;

    殖民地"摩登"都市大连孕育了众多日本侦探小说家。他们的侦探小说体现了现代性和殖民性的双重属性,揭示了殖民地都市大连"摩登"背后的殖民统治与剥削的本质,表达了对战争的厌恶与批判,具有一定积极的社会意义和现实主义批判精神。

    2011年03期 No.138 112-11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3K]
    [下载次数:38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中国的《源氏物语》翻译三十年

    周以量;

    自我国进入改革开放的时期以来,与这个时期的人们精神方面的需求相配合,大量的外国文学名著走进千家万户,作为日本古典文学名著的《源氏物语》也不例外。从这个时代开始,中国人开始阅读到《源氏物语》的全译本,从而能够从总体上把握这部古典名著的特色。至今,《源氏物语》的汉译本出版了十余种之多(包括全译本、节译本、缩写本、改写本等),估计今后还有新的译本出现,对这样一部世界古典名著来说,诸多的汉译本的出现并非一件坏事,但译文的良莠不齐可能会影响到读者对《源氏物语》的理解,甚至影响到对日本古典文学的认知,因此,从学术上对这些译本进行探讨有助于我们认识这部作品乃至日本古典文学。

    2011年03期 No.138 117-12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34K]
    [下载次数:108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3 ] |[阅读次数:0 ]
  • 近代文化转型期的中日词汇交流

    刘凡夫;

    在近代文化转型过程中,为借助日本学习西方新文化、新知识,汉语从日语中借入了众多的汉字词。这些词在甲午战争之前,多以学者们的客观介绍为主,之后逐渐变为以中国留日学生为主体的积极使用与传播。大量涌入汉语的日语汉字词,不仅要受到中国社会、文化等语言外部诸要素的影响,同时还要受到语言内部规则的制约。因此,日语汉字词被借入汉语后,尽管对汉语造成了一定的冲击,但最终融入到汉语的词汇体系之中,经历了长达数十年的淘汰与嬗变的过程。

    2011年03期 No.138 124-12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9K]
    [下载次数:79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1 ] |[阅读次数:0 ]
  • 下载本期数据

期刊名称:日本研究
创办日期:1972年
主管部门:辽宁大学
主办单位:辽宁大学日本研究所
编辑出版:《日本研究》编辑部
杂志主编:余淼杰
杂志刊期:季 刊

国内发行:中国邮政集团公司辽宁省报刊发行局
国外发行:中国国际图书贸易集团有限公司
通讯地址:沈阳市沈北新区道义南大街58号
邮政编码:110136
国内统一刊号:CN21-1027/C
国际标准刊号:ISSN 1003-4048
订 购: 《日本研究》编辑部
电 话: 024-62202254
传 真: 024-62202253
Email:japanstudies1972@126.com

访问量:900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