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刊编辑部;
<正> 为纪念中日邦交正常化20周年,由辽宁大学日本研究所主办的“中国东北与日本国际学术研讨会”,经过4天紧张、热烈的发言和讨论,于1992年9月29日胜利地落下了帷幕。60余名来自全国各地的日本研究者和日本学者出席了研讨会。辽宁省和沈阳市的有关领导沈显惠、李喜平、张毓茂和辽宁大学校长冯玉忠、党委书记冷绍哲出席了开幕式,日本国驻沈阳总领事馆大和滋雄总领事与会祝贺。会议尚收到中华日本学会会长刘德有、中日友协会长孙平化、中日友协副会长林林、肖向前;国际日本文化研究中心所长梅原猛、日本东方学术交流学会会长隅谷三喜男、亚细亚大学学长卫藤沈吉的贺信或贺电;日本国际交流基金对会议提供了赞助、日本国驻沈阳总领事馆予以大力支持。由
1992年04期 1-6+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45K] [下载次数:3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本刊编辑部;
<正> 为纪念中日邦交正常化20周年,由辽宁大学日本研究所主办的“中国东北与日本国际学术研讨会”,经过4天紧张、热烈的发言和讨论,于1992年9月29日胜利地落下了帷幕。60余名来自全国各地的日本研究者和日本学者出席了研讨会。辽宁省和沈阳市的有关领导沈显惠、李喜平、张毓茂和辽宁大学校长冯玉忠、党委书记冷绍哲出席了开幕式,日本国驻沈阳总领事馆大和滋雄总领事与会祝贺。会议尚收到中华日本学会会长刘德有、中日友协会长孙平化、中日友协副会长林林、肖向前;国际日本文化研究中心所长梅原猛、日本东方学术交流学会会长隅谷三喜男、亚细亚大学学长卫藤沈吉的贺信或贺电;日本国际交流基金对会议提供了赞助、日本国驻沈阳总领事馆予以大力支持。由
1992年04期 1-6+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45K] [下载次数:3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伊文成;
<正> 一、中日经济关系的历史背景中日经济关系是随着国际形势和两国外交政策的变化而变化的。战后初期,日本追随美国而敌视中国,两国邦交尚未恢复,当时以民间贸易形式开展有限的经济交流,其特点是规模小,不稳定,受政治形势影响较大。到1956年,贸易总额达到12840万美元。到60年代,中日之间开展友好贸易与备忘录贸易,实际上是突破民间贸易范围的半官方性质协定。到1969年,中日贸易总额增至6.25亿美元。中国出口的主要商品是:煤炭、铁砂、大豆、玉米、杂豆、盐、镁等,日本向中国出口的商品是:钢材、化肥、农药、农业机械等。
1992年04期 7-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8K] [下载次数:14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伊文成;
<正> 一、中日经济关系的历史背景中日经济关系是随着国际形势和两国外交政策的变化而变化的。战后初期,日本追随美国而敌视中国,两国邦交尚未恢复,当时以民间贸易形式开展有限的经济交流,其特点是规模小,不稳定,受政治形势影响较大。到1956年,贸易总额达到12840万美元。到60年代,中日之间开展友好贸易与备忘录贸易,实际上是突破民间贸易范围的半官方性质协定。到1969年,中日贸易总额增至6.25亿美元。中国出口的主要商品是:煤炭、铁砂、大豆、玉米、杂豆、盐、镁等,日本向中国出口的商品是:钢材、化肥、农药、农业机械等。
1992年04期 7-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8K] [下载次数:14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文浩;
<正> 为纪念日本唯物主义哲学家安藤昌益逝世230周年,“中日安藤昌益学术讨论会”于9月22~24日在济南山东大学举行。这次会议是由中华日本哲学会、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所、亚太所、日本安藤昌益会和山东大学联合发起的。与会代表共61人,其中中方代表36人,日方代表25人。会议收到论文40余篇。此次会议代表们集中围绕着安藤昌益与中国传统文化、安藤昌益思想的现代意义等议题进行了热烈的讨论。会上还宣告成立
1992年04期 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4K] [下载次数:3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文浩;
<正> 为纪念日本唯物主义哲学家安藤昌益逝世230周年,“中日安藤昌益学术讨论会”于9月22~24日在济南山东大学举行。这次会议是由中华日本哲学会、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所、亚太所、日本安藤昌益会和山东大学联合发起的。与会代表共61人,其中中方代表36人,日方代表25人。会议收到论文40余篇。此次会议代表们集中围绕着安藤昌益与中国传统文化、安藤昌益思想的现代意义等议题进行了热烈的讨论。会上还宣告成立
1992年04期 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4K] [下载次数:3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孙世春;
<正> 市场营销活动是资本主义自由竞争阶段过渡到垄断阶段后,随着市场竞争的日益激化而派生出来的以垄断市场为主导的企业经营战略。国际市场营销活动则是随着跨国公司的形成与发展而产生的以开发和占领国际市场为主导的企业经营国际化战略,是以国际市场为舞台展开的国际间经营资源的开发利用,因此,企业的国际市场营销战略不是狭意义上的商品外销,而是包括企业经营理念在内的经营资源全方位国际化的企业经营战略。战后,日本企业的国际市场营销战略是50年代初随着跨国公司的再度兴起,作为国民经济总体发展战略的一部分逐渐建立和完善起来的。并形成了独具日本特色的国际市场营销战略模式。
1992年04期 10-1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93K] [下载次数:38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孙世春;
<正> 市场营销活动是资本主义自由竞争阶段过渡到垄断阶段后,随着市场竞争的日益激化而派生出来的以垄断市场为主导的企业经营战略。国际市场营销活动则是随着跨国公司的形成与发展而产生的以开发和占领国际市场为主导的企业经营国际化战略,是以国际市场为舞台展开的国际间经营资源的开发利用,因此,企业的国际市场营销战略不是狭意义上的商品外销,而是包括企业经营理念在内的经营资源全方位国际化的企业经营战略。战后,日本企业的国际市场营销战略是50年代初随着跨国公司的再度兴起,作为国民经济总体发展战略的一部分逐渐建立和完善起来的。并形成了独具日本特色的国际市场营销战略模式。
1992年04期 10-1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93K] [下载次数:38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洪继中;
<正> 根据日本经济的发展阶段以及跨国公司对外直接投资的规模、行业、地域结构的发展变化,可将日本跨国公司的发展历程大致分为三个阶段,即第一阶段:50、60年代的贸易导向型对外直接投资时期;第二阶段:70年代的调整过渡时期;第三阶段:80年代以后的全球经营战略时期。本文拟就对日本跨国公司这三个不同发展阶段的特征及其成因作初步探讨。一、50、60年代的贸易导向型对外直接投资时期所谓“贸易导向型对外直接投资”,是日本经济学家小岛清在1971年初次发表的宏观经济对外直接投资理论中,对50 、60年代日本对外直接投资的基本形态所作的理论概括。他说:“所谓(顺)贸易导向型(以区别于美国的逆贸易导向型)对外直接投资,其内
1992年04期 16-22+2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36K] [下载次数:16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洪继中;
<正> 根据日本经济的发展阶段以及跨国公司对外直接投资的规模、行业、地域结构的发展变化,可将日本跨国公司的发展历程大致分为三个阶段,即第一阶段:50、60年代的贸易导向型对外直接投资时期;第二阶段:70年代的调整过渡时期;第三阶段:80年代以后的全球经营战略时期。本文拟就对日本跨国公司这三个不同发展阶段的特征及其成因作初步探讨。一、50、60年代的贸易导向型对外直接投资时期所谓“贸易导向型对外直接投资”,是日本经济学家小岛清在1971年初次发表的宏观经济对外直接投资理论中,对50 、60年代日本对外直接投资的基本形态所作的理论概括。他说:“所谓(顺)贸易导向型(以区别于美国的逆贸易导向型)对外直接投资,其内
1992年04期 16-22+2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36K] [下载次数:16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赵建华;
<正> 近年来东北亚地区成为被世界舆论所关注的热点地区,“东北亚经济圈”也作为一个有特定含义的名词被广泛地使用,然而有关各国所处的角度不同,对这一概念的内函构成和意义的理解相差甚远。本文就此谈些粗浅的看法。一、东北亚的地理位置界定所谓东北亚,顾名思义就是亚洲的东北部地区。以前,传统上把亚洲划分为六大块,既东亚、西亚、南亚、北亚、中亚、东南亚,唯独东北亚很少作为一个区域概念被广泛便用,近年来,随着亚洲东北部区域的各国政治经济状况发生了巨大变化,这一地区才引起世界的广泛关注,特别是日本的经济起飞,韩国的迅速崛起和中国的改革开放,每每成为世界舆论的热门话题。随着俄罗斯向市场经济的过渡给国际资本流入这一
1992年04期 23-2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23K] [下载次数:15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赵建华;
<正> 近年来东北亚地区成为被世界舆论所关注的热点地区,“东北亚经济圈”也作为一个有特定含义的名词被广泛地使用,然而有关各国所处的角度不同,对这一概念的内函构成和意义的理解相差甚远。本文就此谈些粗浅的看法。一、东北亚的地理位置界定所谓东北亚,顾名思义就是亚洲的东北部地区。以前,传统上把亚洲划分为六大块,既东亚、西亚、南亚、北亚、中亚、东南亚,唯独东北亚很少作为一个区域概念被广泛便用,近年来,随着亚洲东北部区域的各国政治经济状况发生了巨大变化,这一地区才引起世界的广泛关注,特别是日本的经济起飞,韩国的迅速崛起和中国的改革开放,每每成为世界舆论的热门话题。随着俄罗斯向市场经济的过渡给国际资本流入这一
1992年04期 23-2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23K] [下载次数:15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支大林;
<正> 日本战后经济奇迹般的迅速发展为世人瞩目。逐渐形成具有鲜明特征的企业组织结构是日本经济成功的重要因素。80年初,日本的一些专家学者为了对企业经营管理进一步深入分析,曾采用发送调查表的方式,对日本和美国1000家代表性的企业进行调查,回收调查表518份。本文根据回收调查表所反馈的情况,就以下四个方面的指标:a.集中化程度;b.正规化程度;c.标准化程度;d.部门间影响力的分布状况,对日本企业组织结构分析如下: 一、日本企业组织控制曲线基本处于缓慢遂减运动,正规化、标准化程度相对弱化 (一)各级组织的权力状况。图1是反映日本企业各级组织控制程度的Tannen
1992年04期 28-3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34K] [下载次数:23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支大林;
<正> 日本战后经济奇迹般的迅速发展为世人瞩目。逐渐形成具有鲜明特征的企业组织结构是日本经济成功的重要因素。80年初,日本的一些专家学者为了对企业经营管理进一步深入分析,曾采用发送调查表的方式,对日本和美国1000家代表性的企业进行调查,回收调查表518份。本文根据回收调查表所反馈的情况,就以下四个方面的指标:a.集中化程度;b.正规化程度;c.标准化程度;d.部门间影响力的分布状况,对日本企业组织结构分析如下: 一、日本企业组织控制曲线基本处于缓慢遂减运动,正规化、标准化程度相对弱化 (一)各级组织的权力状况。图1是反映日本企业各级组织控制程度的Tannen
1992年04期 28-3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34K] [下载次数:23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赵芳;
<正> 流通是社会再生产过程中沟通生产和消费的中间环节,而批发市场则作为这一中间环节的中枢,通过发挥物品集散、价格形成、结算、信息提供等功能,发挥着极其重要的作用。一、果蔬批发市场的现状日本的果蔬流通途径,基本上是“生产者—→上市团体—→批发商—→中间批发商—→零售商—→消费者”。其中,“批发商—→中间批发商”构成批发市场。日本的批发市场是从1923年开始,首先在京都,继而在高知市、横滨市、大阪、神户、东京、鹿儿岛等地发展起来的。战前只有8个城市开设中央批发市场,直到战后五、六十年代才有了较大的发展。后来进一步发展、完善,终于形成了目前这种中央批
1992年04期 32-3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22K] [下载次数:7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赵芳;
<正> 流通是社会再生产过程中沟通生产和消费的中间环节,而批发市场则作为这一中间环节的中枢,通过发挥物品集散、价格形成、结算、信息提供等功能,发挥着极其重要的作用。一、果蔬批发市场的现状日本的果蔬流通途径,基本上是“生产者—→上市团体—→批发商—→中间批发商—→零售商—→消费者”。其中,“批发商—→中间批发商”构成批发市场。日本的批发市场是从1923年开始,首先在京都,继而在高知市、横滨市、大阪、神户、东京、鹿儿岛等地发展起来的。战前只有8个城市开设中央批发市场,直到战后五、六十年代才有了较大的发展。后来进一步发展、完善,终于形成了目前这种中央批
1992年04期 32-3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22K] [下载次数:7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张季风;
<正> 经过两次石油危机和日元升值的影响,使日本的失业率上升,有效求人倍率(有效求人数÷有效求职者数)下降。1987年3月,日本完全失业人数高达194万人,有效求人倍率不足0.6,完全失业率达到3.2%,突破1978年以来的最高纪录。①然而一年以后的1988年6月,形势急转直下,有效求人倍率突然超过1,随后一股强烈的人手不足冲击波向日本列岛袭来,而且,从中长期来看,这种冲击将越来越猛。据劳动省预测,1995年日本劳动力将缺乏52万人,2020年大均缺乏910万人,即便是最大限度地利用老龄和妇女劳动力,也至少还有200万人的缺口。②目前人手不足已给日本带来各种各样的社会问题,成为影响90年代日本经济发展的一大难题。
1992年04期 37-4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97K] [下载次数:7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张季风;
<正> 经过两次石油危机和日元升值的影响,使日本的失业率上升,有效求人倍率(有效求人数÷有效求职者数)下降。1987年3月,日本完全失业人数高达194万人,有效求人倍率不足0.6,完全失业率达到3.2%,突破1978年以来的最高纪录。①然而一年以后的1988年6月,形势急转直下,有效求人倍率突然超过1,随后一股强烈的人手不足冲击波向日本列岛袭来,而且,从中长期来看,这种冲击将越来越猛。据劳动省预测,1995年日本劳动力将缺乏52万人,2020年大均缺乏910万人,即便是最大限度地利用老龄和妇女劳动力,也至少还有200万人的缺口。②目前人手不足已给日本带来各种各样的社会问题,成为影响90年代日本经济发展的一大难题。
1992年04期 37-4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97K] [下载次数:7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易显石;
<正> 明治维新以后的日本近代史,既是一部资本主义的形成发展史,同时也是一部军国主义的形成史。资本主义经济以及政治、文化发展的结果,使日本逐渐实现了现代化;而军国主义发展的结果,却使日本走上了一条不断发动侵略战争、祸国殃民的道路。这条战争之路,是日本国家和民族濒临绝境而不可自拔之路。而今天的日本之所以成为世界经济大国,其原因固然很多,很重要的一点就是因为战后的日本,始终有一个和平环境。历史事实表明,战争,特别是对外侵略战争,是罪恶的渊薮;民众当群起而攻之。在战前的日本近代史上,日本人民曾以多种形式发动反战斗争。文化界的有识之士以文笔为武器,进行反战宣传。这种采取多种形式的舆论宣传,人们统称为反战文化。在这支从事反战文化活动的队伍中,石桥湛山是一位杰出的代表。
1992年04期 42-4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35K] [下载次数:15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 易显石;
<正> 明治维新以后的日本近代史,既是一部资本主义的形成发展史,同时也是一部军国主义的形成史。资本主义经济以及政治、文化发展的结果,使日本逐渐实现了现代化;而军国主义发展的结果,却使日本走上了一条不断发动侵略战争、祸国殃民的道路。这条战争之路,是日本国家和民族濒临绝境而不可自拔之路。而今天的日本之所以成为世界经济大国,其原因固然很多,很重要的一点就是因为战后的日本,始终有一个和平环境。历史事实表明,战争,特别是对外侵略战争,是罪恶的渊薮;民众当群起而攻之。在战前的日本近代史上,日本人民曾以多种形式发动反战斗争。文化界的有识之士以文笔为武器,进行反战宣传。这种采取多种形式的舆论宣传,人们统称为反战文化。在这支从事反战文化活动的队伍中,石桥湛山是一位杰出的代表。
1992年04期 42-4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35K] [下载次数:15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 王家骅;
<正> 安藤昌益(1703?——1762年)是一位杰出的反封建思想家,是日本反封建思想的先驱者。在德川封建社会的鼎盛期,他不仅反对“不耕贪食”的封建经济剥削和“立大小之序”的封建政治压迫,主张返回到人人“直耕自食”、“无上下、大小、贵贱”而人人平等的“自然世”,而且反对主张“上下、贵贱、贫富”的、作为封建意识形态的“儒、佛、神、老、莊”等思想。他对儒学的批判尤为激烈,不仅在日本,就是在东亚各国封建社会中,也罕见其匹。而且他的儒学批判是颇具独创性的。安藤昌益的具有唯物主义思想和彻底反封建精神的儒学批判,在日本思想史乃至东亚思想史上无疑都留下了极其光辉的一页,应予高度评价。但是,在
1992年04期 50-5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39K] [下载次数:13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王家骅;
<正> 安藤昌益(1703?——1762年)是一位杰出的反封建思想家,是日本反封建思想的先驱者。在德川封建社会的鼎盛期,他不仅反对“不耕贪食”的封建经济剥削和“立大小之序”的封建政治压迫,主张返回到人人“直耕自食”、“无上下、大小、贵贱”而人人平等的“自然世”,而且反对主张“上下、贵贱、贫富”的、作为封建意识形态的“儒、佛、神、老、莊”等思想。他对儒学的批判尤为激烈,不仅在日本,就是在东亚各国封建社会中,也罕见其匹。而且他的儒学批判是颇具独创性的。安藤昌益的具有唯物主义思想和彻底反封建精神的儒学批判,在日本思想史乃至东亚思想史上无疑都留下了极其光辉的一页,应予高度评价。但是,在
1992年04期 50-5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39K] [下载次数:13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马依弘;
<正> 日俄战后,日本从沙俄手中攫取了旅顺口、大连地区以及附近的租借权、长春至旅顺口间的铁路权及附属的一切特权。在政治侵略、军事占领、经济掠夺的同时,殖民文化活动亦随之展开。一较之伪满洲国时代,这一阶段的殖民文化活动呈现出多元性和区域性等特征。到“九·一八”事变前,日本在我国东北的“经营机构”大致经历了由“满铁”、关东都督府二元化时代到“满铁”、关东厅、关东军司令部三足鼎立,及总领事四头政治的多元化时代。特别是“满铁”和关东厅,一个“代替政府经营南满洲”,①一个管辖“关东州”,都是文化职能的实权的主要执行机关。另外,由于关东厅和“满铁”机关都设在旅大地区,许多文化机构、组织团体也多在该地区,以便于管理,因而这一阶段的文化
1992年04期 57-62+7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03K] [下载次数:38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3 ] |[阅读次数:0 ] - 马依弘;
<正> 日俄战后,日本从沙俄手中攫取了旅顺口、大连地区以及附近的租借权、长春至旅顺口间的铁路权及附属的一切特权。在政治侵略、军事占领、经济掠夺的同时,殖民文化活动亦随之展开。一较之伪满洲国时代,这一阶段的殖民文化活动呈现出多元性和区域性等特征。到“九·一八”事变前,日本在我国东北的“经营机构”大致经历了由“满铁”、关东都督府二元化时代到“满铁”、关东厅、关东军司令部三足鼎立,及总领事四头政治的多元化时代。特别是“满铁”和关东厅,一个“代替政府经营南满洲”,①一个管辖“关东州”,都是文化职能的实权的主要执行机关。另外,由于关东厅和“满铁”机关都设在旅大地区,许多文化机构、组织团体也多在该地区,以便于管理,因而这一阶段的文化
1992年04期 57-62+7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03K] [下载次数:38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3 ] |[阅读次数:0 ] - 禹硕基;
<正> 一、家庭结构的变化战后,随着新宪法的制定和民法的改正,日本的家庭制度发生了巨大变化。战前一直施行明治民法规定的家庭制度。明治民法的家族法于1898年颁行,其家族法规定,家由家长统治,家长和家产由长子继承;婚姻须经父母同意,女子在家庭中没有法律地位。这种家庭制度是以德川时代的武士家族制度为样板而制定的,所谓武士家族,就是父权制大家庭。明治政府把德川时代的以忠孝为本的父权制大家庭制度承袭下来,以强化天皇制的政治体制。战后颁行的新宪法和改正的民法,从法律上否定了战前的家庭制度。1949年颁布、1947年施行的新宪法第24条规定,尊重家庭成员个人的尊严和男女本质上的平等。基于这一新宪法的规定,1947年改正了民法,1948年开始施行。新民法规
1992年04期 63-65+8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20K] [下载次数:72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5 ] |[阅读次数:0 ] - 禹硕基;
<正> 一、家庭结构的变化战后,随着新宪法的制定和民法的改正,日本的家庭制度发生了巨大变化。战前一直施行明治民法规定的家庭制度。明治民法的家族法于1898年颁行,其家族法规定,家由家长统治,家长和家产由长子继承;婚姻须经父母同意,女子在家庭中没有法律地位。这种家庭制度是以德川时代的武士家族制度为样板而制定的,所谓武士家族,就是父权制大家庭。明治政府把德川时代的以忠孝为本的父权制大家庭制度承袭下来,以强化天皇制的政治体制。战后颁行的新宪法和改正的民法,从法律上否定了战前的家庭制度。1949年颁布、1947年施行的新宪法第24条规定,尊重家庭成员个人的尊严和男女本质上的平等。基于这一新宪法的规定,1947年改正了民法,1948年开始施行。新民法规
1992年04期 63-65+8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20K] [下载次数:72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5 ] |[阅读次数:0 ] - 赵建民;
<正> 20年前,中日两国政府联合声明的发表,宣告了两国间战争状态的结束,标志着中日邦交的正常化,在两国关系史上翻开了新的一页。经过两国政府和人民的积极努力,两国之间的往来极为频繁,两国关系的发展主流是好的、健康的,正可称得七是中日关系史上的又一黄金时代。但是,我们也不难发现一个无可回避的事实,在两国关系问题上,也有摩擦和曲折,确实,不令人满意。如果我们从总体上加以考虑,抽象地给以概括,似可称:中国对日本是很“热情”的,而日本对中国是相当“冷静”的;中国对日本是相当“希望”的,日本是很“实际”的;中国对日本是非常“理想”的,而日本对中国是十分“现实”的;中国对日本总是“原则”的,而日本是颇为“具体”的。①两国在处理彼此关系上这种差异从何而来?笔者认为:除了现实环境的原因以外,两国的文化背景也是一个不可忽略的因素。因此,要妥善处理好中日关系,不仅要从现实中
1992年04期 66-7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08K] [下载次数:8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赵建民;
<正> 20年前,中日两国政府联合声明的发表,宣告了两国间战争状态的结束,标志着中日邦交的正常化,在两国关系史上翻开了新的一页。经过两国政府和人民的积极努力,两国之间的往来极为频繁,两国关系的发展主流是好的、健康的,正可称得七是中日关系史上的又一黄金时代。但是,我们也不难发现一个无可回避的事实,在两国关系问题上,也有摩擦和曲折,确实,不令人满意。如果我们从总体上加以考虑,抽象地给以概括,似可称:中国对日本是很“热情”的,而日本对中国是相当“冷静”的;中国对日本是相当“希望”的,日本是很“实际”的;中国对日本是非常“理想”的,而日本对中国是十分“现实”的;中国对日本总是“原则”的,而日本是颇为“具体”的。①两国在处理彼此关系上这种差异从何而来?笔者认为:除了现实环境的原因以外,两国的文化背景也是一个不可忽略的因素。因此,要妥善处理好中日关系,不仅要从现实中
1992年04期 66-7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08K] [下载次数:8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马兴国;
<正> 在日本实现国民经济高速发展的历史进程中,生产方式、社会制度、意识形态和生活方式诸方面的改变,促使传统文化的遗传性发生嬗变。随着国际间文化交流的日趋频繁,日本传统文化中外来文化成分欲发加重,这种变异度也就日益增大。精神文化以人们的伦理、道德、价值观念、宗教信仰、审美意识为核心。由于它处于文化深层,同意识形态相关;虽然为经济基础所决定,但又具有相对的独立性,并不会因物质文化、制度文化的变异而同步变异,变异发生得最为缓慢。人们常说的集团意识,即属于精神文化范畴。一、由提倡“和为贵”到注重创造能力集团意识的重要基因就是内部的整合统一,以和为贵,以便形成统一的力量。然
1992年04期 71-7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02K] [下载次数:9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马兴国;
<正> 在日本实现国民经济高速发展的历史进程中,生产方式、社会制度、意识形态和生活方式诸方面的改变,促使传统文化的遗传性发生嬗变。随着国际间文化交流的日趋频繁,日本传统文化中外来文化成分欲发加重,这种变异度也就日益增大。精神文化以人们的伦理、道德、价值观念、宗教信仰、审美意识为核心。由于它处于文化深层,同意识形态相关;虽然为经济基础所决定,但又具有相对的独立性,并不会因物质文化、制度文化的变异而同步变异,变异发生得最为缓慢。人们常说的集团意识,即属于精神文化范畴。一、由提倡“和为贵”到注重创造能力集团意识的重要基因就是内部的整合统一,以和为贵,以便形成统一的力量。然
1992年04期 71-7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02K] [下载次数:9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姜文清;
<正> 一“寂”是芭蕉最基本的文艺观念之一,也是日本徘句最有代表性的一种审美情趣。“兴趣”是严羽提出的中国诗论中的一个重要观念,这一观念对中国诗歌的审美特征作了界定和阐发。对“寂”和“兴趣”这两个观念作比较思考,可以看出中日两国古典诗歌在艺术追求和审美理论上的异同,深化对两国古典文艺的特征的了解和把握,促进对东方传统文艺美学的研究。“寂”和“兴趣”,分别产生在日、中两国古典文艺的丰厚土壤上,对两国的传统文艺理论具有承先启后的作用,既根基深固,又影响深远。“寂”在日语中本是用来说事物的古旧,或是一种荒凉闲寂之貌。虽本来不与文艺理念有关,但当这种古貌或闲寂伴随着一种吸引人心的情趣时,“寂”就具有了一种美感,具有了美的意义。见于和歌的判词,藤原俊成为第一人,在“住吉社歌合”、“广田社歌合”的判词中,他曾用了“姿与词中正可见寂”,“具寂之姿”,“言词中见寂
1992年04期 76-8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05K] [下载次数:12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姜文清;
<正> 一“寂”是芭蕉最基本的文艺观念之一,也是日本徘句最有代表性的一种审美情趣。“兴趣”是严羽提出的中国诗论中的一个重要观念,这一观念对中国诗歌的审美特征作了界定和阐发。对“寂”和“兴趣”这两个观念作比较思考,可以看出中日两国古典诗歌在艺术追求和审美理论上的异同,深化对两国古典文艺的特征的了解和把握,促进对东方传统文艺美学的研究。“寂”和“兴趣”,分别产生在日、中两国古典文艺的丰厚土壤上,对两国的传统文艺理论具有承先启后的作用,既根基深固,又影响深远。“寂”在日语中本是用来说事物的古旧,或是一种荒凉闲寂之貌。虽本来不与文艺理念有关,但当这种古貌或闲寂伴随着一种吸引人心的情趣时,“寂”就具有了一种美感,具有了美的意义。见于和歌的判词,藤原俊成为第一人,在“住吉社歌合”、“广田社歌合”的判词中,他曾用了“姿与词中正可见寂”,“具寂之姿”,“言词中见寂
1992年04期 76-8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05K] [下载次数:12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赵乐甡;
<正> 我和德田美荣子相识在西子湖畔。那是在1990年春季的“中国和歌徘句研究会”成立大会上。在开幕词后,我介绍了她一家三口:三教授、两博士,正如李芒同志所说,是个书香世家。这引起了我的注意:她身材不高,端庄安详,言语不多却平易近人。当我和他的长子德田武先生(明治大学教授、文学博士)闲聊时,她一旁关注地笑着说,我儿子话少啊,切莫见怪,是一副慈母的体贴胸怀。再看到她已是古稀之年,却精神矍砾而处处细心周到地照顾八旬老夫,又是一位贤淑的妻子的温存。这些使我形成了一个鲜明的形象——一位具有良好的传统教育的日本知识女性。后来,读到她寄来的杂志《初心》和《杭州之旅》上的短歌,我的印象更深了。今年七月,我们又在长春见面了。这次是在为纪念中日邦交正常化20周年而召开的“中日比较文学国际研讨会”
1992年04期 83-8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2K] [下载次数:3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赵乐甡;
<正> 我和德田美荣子相识在西子湖畔。那是在1990年春季的“中国和歌徘句研究会”成立大会上。在开幕词后,我介绍了她一家三口:三教授、两博士,正如李芒同志所说,是个书香世家。这引起了我的注意:她身材不高,端庄安详,言语不多却平易近人。当我和他的长子德田武先生(明治大学教授、文学博士)闲聊时,她一旁关注地笑着说,我儿子话少啊,切莫见怪,是一副慈母的体贴胸怀。再看到她已是古稀之年,却精神矍砾而处处细心周到地照顾八旬老夫,又是一位贤淑的妻子的温存。这些使我形成了一个鲜明的形象——一位具有良好的传统教育的日本知识女性。后来,读到她寄来的杂志《初心》和《杭州之旅》上的短歌,我的印象更深了。今年七月,我们又在长春见面了。这次是在为纪念中日邦交正常化20周年而召开的“中日比较文学国际研讨会”
1992年04期 83-8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2K] [下载次数:3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刘孟州;
<正> 一个国家经济的兴旺发达,在一定程度上取决于教育的发展。因此,近年来,日本借助于国际上的终生教育理论,在大力发展学校教育的同时,又在全国蓬勃兴起史无前例的“终生学习”活动。这是普及和提高日本整个民族科学技术、教育文化素质的有效途径,对面向二十一世纪的经济社会的发展,将起到极为重要的作用。本文拟就日本“终生学习”的形成与发展以及对“终生学习”成果的评价进行探讨,以资我国借鉴。一日本的“终生学习”这一概念主要来源于六十年代初国际上流行的终生教育思潮。从它的形成与发展的过程来看,大体经历了三个不同阶段: (一)引进、吸收国际上流行的终生教育理论的阶段早在六十年代初期,终生教育理论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成人教育计划课课长保罗·
1992年04期 86-9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19K] [下载次数:13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 刘孟州;
<正> 一个国家经济的兴旺发达,在一定程度上取决于教育的发展。因此,近年来,日本借助于国际上的终生教育理论,在大力发展学校教育的同时,又在全国蓬勃兴起史无前例的“终生学习”活动。这是普及和提高日本整个民族科学技术、教育文化素质的有效途径,对面向二十一世纪的经济社会的发展,将起到极为重要的作用。本文拟就日本“终生学习”的形成与发展以及对“终生学习”成果的评价进行探讨,以资我国借鉴。一日本的“终生学习”这一概念主要来源于六十年代初国际上流行的终生教育思潮。从它的形成与发展的过程来看,大体经历了三个不同阶段: (一)引进、吸收国际上流行的终生教育理论的阶段早在六十年代初期,终生教育理论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成人教育计划课课长保罗·
1992年04期 86-9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19K] [下载次数:13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 李全毅;
<正> 战后,特别是六十年代以来,随着日本经济的高速发展,教育国际化问题日益受到日本政府的重视。1965年日本中央教育审议会在其教育咨询报告中指出:“培养活跃于国际社会中的日本人,是推进日本国际化的核心。”前首相中曾根更把教育国际化作为日本面向二十一世纪教育改革的重要内容之一。他指出:“日本现在是一个占全世界国民生产总值十分之一的经济大国,在国际社会经济相互依存的关系中,应该分担相应的义务和责任……。为了在二十一世纪的和平、稳定和繁荣的环境中生存下去,全体国民必须具有广阔的国际洞察力。”从这里,我们可以看出,日本教育国际化已成为富有战略意义的重大问题。为此,日本政府采取了下列措施,来推进教育国际化。
1992年04期 91-9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38K] [下载次数:23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李全毅;
<正> 战后,特别是六十年代以来,随着日本经济的高速发展,教育国际化问题日益受到日本政府的重视。1965年日本中央教育审议会在其教育咨询报告中指出:“培养活跃于国际社会中的日本人,是推进日本国际化的核心。”前首相中曾根更把教育国际化作为日本面向二十一世纪教育改革的重要内容之一。他指出:“日本现在是一个占全世界国民生产总值十分之一的经济大国,在国际社会经济相互依存的关系中,应该分担相应的义务和责任……。为了在二十一世纪的和平、稳定和繁荣的环境中生存下去,全体国民必须具有广阔的国际洞察力。”从这里,我们可以看出,日本教育国际化已成为富有战略意义的重大问题。为此,日本政府采取了下列措施,来推进教育国际化。
1992年04期 91-9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38K] [下载次数:23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正> 1992年8月20日至23日,埼玉大学教授高木诚一郎先生来沈,在辽宁大学日本研究所主办的学术讲演会上就“日本现代化”问题进行讲演。辽宁大学副校长顾奎相、日本研究所所长易显石、日本国驻沈阳总领事大和滋雄先生以及在沈的日本研究者、大学生代表百余人出席了讲演会。高木教授是在结束了于北京大学“现代日本研究专业”一年任教工作后,来东北讲学的。
1992年04期 9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1K] [下载次数:1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正> 1992年8月20日至23日,埼玉大学教授高木诚一郎先生来沈,在辽宁大学日本研究所主办的学术讲演会上就“日本现代化”问题进行讲演。辽宁大学副校长顾奎相、日本研究所所长易显石、日本国驻沈阳总领事大和滋雄先生以及在沈的日本研究者、大学生代表百余人出席了讲演会。高木教授是在结束了于北京大学“现代日本研究专业”一年任教工作后,来东北讲学的。
1992年04期 9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1K] [下载次数:1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下载本期数据